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魅力寿宁 > 健康生活
心血管病及其防治知识宣传
2015-11-11 09:28:34 寿宁新闻网 来源:寿宁新闻网  责任编辑:余琳艳  


  寿宁新闻网讯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什么是心肌梗塞?

  答: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2.急性心肌梗塞的促发因素有哪些?

  答:急性心肌梗塞大约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并未发现有任何促发因素,但常见的促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4)便秘。(5)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塞。(6)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

  3.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典型临床表现?

  答:(1)疼痛 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多在半小时以上,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病人常伴烦躁不安、大汗、恐惧或有濒死感。(2)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肠胀气也较多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3)全身症状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4)心律失常 在发病的1~2周内,尤其在24小时内,75%~95%的病人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时血压下降常见,但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10.67kPa(80mmHg),并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每小时少于20ml),反应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多发生于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6)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室衰竭,发生率约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4.急性心肌梗塞的不典型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无疼痛症状或疼痛不剧烈,未引起重视。大约25%的病人无疼痛症状,这多发生于老年病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原因之一是由于感觉迟钝、神志不清,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被其它严重症状所掩盖。(2)疼痛部位不典型。如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误诊为胃穿孔等急腹症。还有少部分病人表现为颈部、下颌部、背部疼痛甚至表现为牙痛、咽喉痛等。(3)部分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无胸痛等心肌梗塞常见临床症状,极易误诊或漏诊。因此,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疼痛要提高警惕,对突发的严重病情要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5.心肌梗死有哪些不典型表现?

  答:冠状动脉闭塞(血供中断)后20~30分钟,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1~2小时之间绝大多数心肌呈凝固性坏死。所以医生们强调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对急性心肌梗死要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50%~81.2%的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数日常有先兆,表现为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等前驱症状。此时如能及时住院,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当一个中年或老年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出现严重的胸部或心窝部不适或疼痛,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气短、衰弱、焦虑、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时,高度提示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时有上述典型症状。也有30%的病人实际上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但病人本身完全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以致病人和医生都未认识到这些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1.多见于老年人和糖尿病病人。2.疼痛部位不典型,有可能发生在上臂、肩、背、下颌、咽部、牙齿、上腹部。

  6.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答:在20%~6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可于发病之初出现先兆症状,但其中50%左右在出现先兆症状时未能及时就医,或就医时未被及时收入院。常见的先兆症状表现为:(1)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2)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3)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5)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ST段一过性抬高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耸,或出现心律失常。对上述先兆表现若能及时辨认,早期收入院积极治疗,将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7.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常以哪些表现为首发症状?

  答:老年性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往往是不典型的,临床上常以下述几种形式出现:(1)无痛性心肌梗塞型:需具备以下标准:①无典型的胸痛,包括刺痛、隐痛、钝痛、灼痛、闷痛等任何形式的胸痛;②无左肩左臂疼痛;③无背痛;④除外意识丧失、偏瘫、突发的严重并发症造成神志恍惚而不能诉说症状者。(2)心功能不全型:老年人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心悸等,应考虑肺水肿或肺淤血的可能,要注意除外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3)胃肠型: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体检时甚至可有上腹压痛和腹肌紧张等。(4)脑循环障碍型:突然出现的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在老年人并不少见,可列至所有症状的第三位。故老年人出现精神意识障碍时应除外急性心肌梗塞。(5)异位疼痛型:在80岁以下病人中,疼痛仍是老年性心肌梗塞的主要表现,除一部分表现为胸痛外,还有部分是以咽喉痛、牙痛、颈痛、肩背痛等为首发症状。

  8.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合并症?

  答:(1)心律失常(2)心源性休克(3)心功能不全(4)心室壁破裂(5)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6)室壁瘤(7)心肌梗塞后脑卒中。

  9.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前急救措施有哪些?

  答: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发生于发病后1~2小时以内,其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时应:①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就地抢救,通知冠心病活动监护单位前来救治;②立即给予含化硝酸甘油0.3~0.6mg或消心痛10mg,也可用上述药物气雾剂;③镇静止痛,可用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④吸氧4~6升/分,⑤当心率<50次/分,可用阿托品0.5mg,静点或1mg,肌肉注射;⑥发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10.为什么说再发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更大?

  答: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患。首次心梗急性期死亡率15%左右,而再次心梗时高达3 5%以上。

  11.出现心前区疼痛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答:(1)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即刻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含药时最好采取卧位或坐位,尽量不要直立含服以免以生位置性低血压而晕厥)仍不缓解时可加量。待心绞痛缓解后,到最近的医院描记心电图,心率和血压变化。(2)持续不缓解时应立即拨打电话120,呼急救车在车中现场急救。(家中备有氧气袋、氧气瓶时应及时吸氧)。

  12.怎样确定心脏骤停、如何挽救?

  答: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皮肤粘膜发绀,血压测不到,应考虑到心脏骤停的诊断,并立即进行初步急救。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式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明病人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并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如有假牙托者应取出。(4)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婴儿)。吹气频率为12?20次/分;吹气量为一般正常人的呼气量500-600毫升。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术者左手掌根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掌压于左手背上,用手根部按压,肘关节伸直、手臂与病人胸骨垂直,借助身体重量,有节奏地按压,每次使胸骨下陷3?4厘米,然后突然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弹回,但掌要不要离开。

  13.什么是早搏?

  答:在心脏的搏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个或数个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称为过早搏动,又称为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早搏是主动性的异位搏动,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过早搏动约40%发生于心血管疾病,易发生早搏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

  14.冠心病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答:(1)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2)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负荷试验是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手段,目前常用的有活动平板试验和踏车运动试验。(3)核素心肌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检查可显示缺血区,定位心肌缺血的部位及范围,了解心脏的病变部位的功能。(4)多排螺旋CT。为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测方法,多层螺旋CT通过数字CT横断扫描,多平面血管重建,使冠状动脉显影,可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钙化或软斑块形成,并可对狭窄程度及范围进行测量,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也可作为血管重建术后的复查检测手段。(5)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技术,目前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提供确切的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和受累的支数,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15.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答:介入心脏病学是指现代放射影像的指导下,采取经静脉插管的方式,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实施检查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其特点是不用手术开刀,即可对许多过去只能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实施治疗。创伤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恢复快。

  16.海藻食物为什么对预防冠心病有好处?

  答:许多海藻类富含藻酸双酯钠(简称PSS) 、褐藻淀粉硫酸酯(简称LS)等。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海藻提取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它能有效地降低血脂和血液凝固性,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多方面起着预防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的作用。专家们研究发现,褐藻淀粉硫酸酯能显著降低血脂,并且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藻酸双酯钠则有抗凝、抗血小板的作用可防止微血栓形成。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防治,收到良好的效果。

  17.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答:(1)劳逸结合与精神调节: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学会经常用脑,又要避免用脑过度; (2)合理饮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饮食治疗原则是限制脂肪摄入量。摄入动物脂肪不宜过多,少吃肥肉和大油。可多吃一些含不饱合脂肪酸较多的瘦肉类、植物油、豆制品等。另外,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钾、钙等有益营养素及植物纤维的供应。盐的摄入适量(6克/天以下),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3)体力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可帮助改善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早期采取措施。(4)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宜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早期采取防治措施。

  18.冠心病病人能饮酒吗?

  答:1980年10月,WHO专家组虽然看到少量至中等量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发病的报道,但并不推荐用这种方法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措施。因为饮酒本身除增加高血压、肝硬变、胃癌、心肌损伤和意外事故等而增加总死亡外,还会造成一些经济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问题。但有饮酒习惯者,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2~4份(每份相当于15毫升酒精或300毫升啤酒、100毫升葡萄酒或25 毫升白酒)。

  19.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有什么好处?

  答:近年来研究证实,体力活动不足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关,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病人的康复是大有裨益的。这些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体育锻炼可以扩张冠状血管,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脏泵血功能。(2)体育锻炼可降低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其继发的冠心病,对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有重要意义。(3)体育锻炼是减肥的重要措施,很多冠心病病人过于肥胖,而过于肥胖者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较正常体重的人多62%。(4)体育锻炼可改善骨骼肌代谢,减少运动时的能量需求量,从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增加心功能贮备,并改善体力。(5)体育锻炼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辅助方法,而高血压又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6)体育锻炼可放松情绪,增加冠心病病人的生活乐趣,这对冠心病病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20.冠心病病人体育锻炼时应如何掌握运动强度?

  答:运动时最高心率占预计最高心率(极限量运动实验实测最高心率)的百分数,就代表运动强度。过小的运动量,实际只起“保健”和“安慰”作用,只有运动时心率占最高心率的70%~85%,至少超过50%时,才能提高最大摄氧率,取得疗效。运动量达到上述水平,一般都有出汗、呼吸次数增多,并感到劳累(但并无不舒适感)。

  21.冠心病病人康复期宜坚持哪些体育锻炼项目?

  答:对于冠心病患者,宜作定量耐力运动,主要指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大肌群参加的持续性周期性运动。下面就适宜冠心病病人的体育锻炼项目分述如下:(1)步行:以步行为锻炼项目者,每次可散步45~60分钟,或每日步行1000~2000米,中间穿插快速步行(每分钟100步以上的快速步行,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步行时要步幅均匀,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跤。(2)慢跑:慢跑时应先做好准备运动,穿合脚的运动鞋,跑步时保持轻松的步伐,注意地面和周围环境,防止失足跌伤,慢跑中也可交叉进行步行,跑步完了后可缓步慢行,或做肢体活动、体操等动作。(3)骑自行车:锻炼时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身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宜在运动场内锻炼。如有条件可应用功率自行车在室内进行运动锻炼,它的优点是运动量标准化,便于观察比较。(4)游泳: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且有条件可以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这项体育锻炼,但应做好准备运动,并应避免运动时间过久,以防止肌肉痉挛。其他锻炼项目还有太极拳、体操及气功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

  22.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什么?

  答:体育锻炼固然对冠心病病人有益,但进行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两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一小时内进餐或浓饮;(2)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3)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因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加上运动可有诱发心室颤动的危险,因此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3天之内,和心肌梗塞后半年内的病人,不宜做比较剧烈的运动;(4)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5)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6)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淋浴,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以下。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而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7)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8)听取医生的指导,与其共同制定个人运动计划,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23.冠心病病人为何不宜在清晨锻炼身体?

  答:清晨,是人们进行体育运动和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黄金时间。但调查发现,清晨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在1天24小时中,上午6~9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其原因可能为(1)上午的动脉血压较高,增加了粥样硬化斑块断裂的可能性,促使血栓形成的胶原纤维暴露出来,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增加,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损伤处形成血小板凝集物,引起继发性缺血,导致心脏病发作。(2)上午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性增高,心肌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激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引起猝死。

  24.急性心肌梗塞康复锻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不同于正常人的体育锻炼,既要让心脏受到一定锻炼,又不能让其负担过重。康复锻炼的心率值,应当在患者出院前定出。具体方法是:在医生的监测下,患者作一次低水平的运动试验,如登1-2层楼梯,测出其最大耐受量的心率值,也叫峰值心率。康复锻炼心率=(峰值心率-休息心率)×60%~70%+休息心率。例如峰值心率是160次/分,休息心率为 60/分,则康复锻炼心率值=(160-60)×60%~70%+60=120~130次/分。也就是说,患者在康复锻炼时应尽量达到这一心率值。康复锻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开始时可先采取小运动量活动,象生活自理、养花种草、气功的放松功或站桩功等,逐渐过度到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打网球、慢跑、轻体力劳动等活动项目,患者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环境条件自行确定,要求是达到康复锻炼的心率值。患者在锻炼中,还应注意不要使自己感到很疲劳,要练习评价自己的疲劳度。锻炼后,如果出现持续的疲劳感以及关节痛或小腿疼痛、失眠等现象,说明活动量过大了,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锻炼前,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然后才能开始锻炼;

  25. 恢复后的心肌梗塞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由于及时的治疗,或是病情尚较轻微而恢复正常的心肌梗塞病人,尽管医院允许他们恢复日常生活或工作,但由于发生过心肌梗塞,其心脏肯定不如正常人。所以,无论病人自己感觉如何轻松,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去医院检查、治疗。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后第一年里的再发心肌梗塞率比较高,所以尤其要小心谨慎,注意不过劳累,不要情绪激动,不要吃得过饱,因为这些都是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同时,还要积极地进行防治。有的病人尽管发生两三次心肌梗塞,年纪也较大但由于自己对病情的重视,了解有关心脏病的知识,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争取时间到医院就诊,能够控制病情,以至可以长年不发病,甚至从事一些较轻的工作。病情不重的病人,特别是精力比较旺盛者,在病情稳定后从事体力锻炼活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切不可性急。锻炼的原则是动而不累。由于长跑可引起心跳显著加快,导致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因此,急性心肌梗塞恢复后的病人,冒然从事长跑锻炼,有可能使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突如其来的意外。所以,急性心肌梗塞恢复后的病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长跑锻炼。

  26.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答: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合理的饮食,对心肌梗塞治疗有重要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严格卧床,营养不宜过多,进食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病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并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增加热能。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加重病情。(2)饮食应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改善机体,包括心肌细胞的营养供给,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避免过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大量脂肪,因为有可能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导致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3)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防止或减轻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建议低盐饮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钠丧失过多,则不必过分限制钠盐。膳食中钠、钾、镁的摄入,应据病情随时调整。(4)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功能不全时,常有胃肠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发病开始的1~2天,仅给热水果汁、米汤、蜂蜜水、藕粉等流质饮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

  27.有心肌梗塞的病人为何不宜饱餐和饱餐后沐浴?

  答: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的血管极其丰富,进食后,因消化与吸收的需要,心输出量增加,腹腔脏器处于充血状态。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坏死的心肌没有收缩力,心功能很不好。在此基础上如果饱餐,一方面因心脏输出量增加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还可引起胃冠状动脉反射,使冠状动脉收缩,血供减少,心肌进一步缺血、缺氧,加重心功能不全。更有甚者,因饱餐后迷走神经兴奋而致窦房结节律性减低,引起心跳停止,基于上述原因,在饱餐后沐浴危险性就更大了,因为入浴后全身小血管扩张,心脏和脑部更加缺血和缺氧,所以极易促成猝死。

  27.冠心病病人的性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答:性生活可使心率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肌肉紧张、氧消耗增加。因此,这对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应节制性欲。但是,节制性欲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有夫妇性生活,而是要有节制,要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缓缓进行,任何一方如有头晕、心悸、精神恍惚时,应立即停止性生活。

  28.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节中要注意什么?

  答:(1)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2)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暖。(4)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5)提倡用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同时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9.冠心病病人在清晨起居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在清晨睡醒后,不要急于起床,要采取仰卧姿势,静卧数分钟,同时用手在胸部做自我按摩,然后轻轻活动四肢,待感觉比较舒适时再起床,先慢慢坐起来,稍停,再缓缓下床,从容不迫地穿衣,使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身体逐步适应日常活动。若操之过急,可引起心率和血压较大的波动。洗漱时,宜用温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因为骤然的冷水刺激可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还可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晨起后最好能马上饮一杯白开水。因为经过一夜的代谢,血液粘稠度增高,易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饮水后既可稀释血液,又可促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尽快排出体外。在大小便时应学会自我放松,轻轻用力,切忌急于排空而用力屏气,便后也不要骤然站起。

  30.冠心病病人在看电视时应注意些什?

  答:曾有一组资料显示,老年人在观看生活娱乐镜头时,心电图无异常改变,而在观看惊险镜头时则心率加快,76%诱发心电图异常改变,原有冠心病者更容易发生心电图异常。故冠心病病人在看电视时应有所选择,可看一些内容轻松愉快的节目,不要看惊险恐惧的片子和竞争激烈的体育节目。冠心病病人在看电视除应对电视节目有所选择外,还要注意不要把电视的音量开得太大,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久,持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无论看什么节目,都不要过于“投入”而“目不转睛”,要采取欣赏和消遣的态度,使身心始终处于放松状态。每看半小时,要活动一下身体,闭目养神一会儿。

  31.冠心病病人能吃鸡蛋吗?

  答: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每个鸡蛋约含蛋白质5~6克,且绝大部分是白蛋白,同时还含有5 ~6克脂肪、30毫克钙、1.5毫克铁,7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B等。因此,鸡蛋历来是餐桌上的佳品。但鸡蛋黄胆固醇含量较多,每个鸡蛋黄约含300毫克,相当于成年人一天胆固醇的需要量。因此,人们担心冠心病病人吃鸡蛋会加重冠心病。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还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使胆固醇酯化,使之变得稳定而不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一般认为冠心病人可以吃鸡蛋,但量不宜多,以每日1个为宜。对已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尤其是重度患者,由于其胆固醇代谢障碍,对外源性胆固醇的耐受力较差,所以应尽量少吃或不吃,亦可采取吃蛋白不吃蛋黄的方式。

  32.冠心病病人能喝牛奶吗?

  答:牛奶是营养佳品,除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钙、铁、维生素B等。普遍认为,牛奶有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作用。

  33.冠心病病人饮茶应注意什么?

  答:茶能降低胆固醇的浓度,减轻动脉硬化程度,增强毛细血管壁的弹性,因而茶是防治冠心病的极好饮料。但是由于冠心病病人的心血管已经发生障碍,因而饮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品种选择上,要结合体质、病情,因人而异。(2)茶能增强心室收缩,加快心率,浓茶会使上述作用加剧,血压升高,引起心悸、气短及胸闷等异常现象,严重者可造成危险后果。由于浓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也会引起大便干燥。因此,冠心病病人宜清淡,不宜过浓。

  34.冠心病患者禁食大蒜、洋葱吗?

  答:大蒜和洋葱,是较常用的调味品,在夏季食用还可预防痢疾和腹泻,这是众所周知的。大量临床实验研究发现,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使血清胆固醇明显减少,全血凝集时间明显延长,且大蒜及洋葱可以防止α脂蛋白下降,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性。又有实验表明生吃比熟吃作用效果更明显,每日按每公斤体重1g生大蒜或2g生洋葱的量服用即可起到预防作用,减慢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此可见,冠心病患者不应禁食大蒜和洋葱。

  35.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自我保健

  答: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或阻塞,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这些称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出院亦应重视自我保健和家庭护理。应做到:(1)应按医嘱服药,学会自行观察心绞痛症状和服药后效果,在掌握药和疗效后切勿自行停药,若需调整药物或用药剂量,需在门诊复查时征得医生同意。(2)定期复查,出院后一个月必须来院复查,不可因无症状而只取药不看病,尤其是出现心前区不适,服药后疼痛也不缓解时更应及时进行药物调整,一旦病情变化,有利于正确判断,采取确切的有效治疗措施。同时也可及时解答病人的疑虑。(3)戒烟、限酒、定量进食、采用低盐(小于5克/日)、低脂、高维生素的营养食品,食量适中,不可饱餐,少吃或不吃甜食,控制体重,防止超重。保持大便通畅。(4)善于自我调剂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近期频犯心绞痛者禁房事。(5)防止过度劳累,适当参加室外活动,如散步,练太极拳等,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和医院挂号证。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寒,严冬不宜晨练。

  36.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答:心力衰竭时,由于胃肠道充血,消化机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胀,如再进食过多,胃部饱满,易致膈肌痉挛,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对伴有大量腹水、血浆蛋白偏低的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此外,低钾也可以引起腹泻,故伴有低钾的病人,在饮食中应增加一些蔬菜汤、肉汤、瓜果和桔子汁等。对有心力衰竭水肿的病人,应适当的限盐,因为盐和钠的滞留是促使水肿及心力衰竭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并采用“低盐”“无盐”及“低钠”饮食等,低盐饮食要求每日食盐为3-4克。

  37.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有哪些?

  答:因为营养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则对防治冠心病至关重要。防治冠心病的合理膳食原则如下:(1) 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不应超过300mg/日。(2) 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以内。(3) 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4) 总热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重维持在标准水平。(5) 提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体植物油。(6) 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过多的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7) 不要将饮用水软化。(8) 减少钠的摄入,以氯化钠计,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克/日以下,将来能减至5g /日以下为最好。(9) 饮酒:不饮或少饮,每日量不超过30g。

  38.为什么牛奶能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

  答:牛奶中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有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有助于维持人体的生理、心理平稳,蛋氨酸还有促进钙的吸收和预防感染的作用。对大白鼠的实验证实,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有清除血中过量的钠的作用,所以能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的发生;其中的蛋白还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弹性,延缓动脉硬化。牛奶中所含乳清酸,能影响脂肪的代谢。还含一种耐热的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牛奶中所含的钙质和胆碱,具有促进胆固醇从肠道排泄、减少其吸收的作用。所以,牛奶是一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其次牛奶中含钙、钾等元素较多,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也有好处。

  39.冠心病能预防吗?

  答:冠心病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主要分不可逆转因素和可逆转因素,前者主要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后者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和心理精神因素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冠心病形成众多因素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是主要致病因素,这些都可以改变纠正。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