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发展共赢 凤阳镇位于寿宁县西南部,平均海拔650米,森林面积10.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0.9%,是省级生态乡(镇)。该镇党委、政府立足生态农业优势,围绕“五个一”工程,即一串葡萄、一片茶叶、一朵樱花、一个基地(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一条山道(全国山地马拉松赛道), 着力挖掘和打造镇区内葡萄园、农耕梯田、高山草甸、樱花观赏园、环库区风光带及美丽乡村、全国山地自行车赛事基地,使凤阳镇成为生态观光和休闲运动的理想去处。 2013年,寿宁县农业局在凤阳乡选取10个点的土壤样本送检,发现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介2.66—4.11mg/kg之间,达到富锌标准。而且,凤阳镇出产的葡萄含糖量高达18%~20%,又与全国其他地方葡萄晚熟2个月,被称之为“晚熟富锌葡萄之乡”。 2014年9月,寿宁县硒锌产业协会和凤阳乡葡萄协会主办“中国·寿宁凤阳首届锌葡萄文化节”,让凤阳锌葡萄走出深闺、走向全国。以国家级山地自行车晋级赛、中国山地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大力宣传推介,扩大品牌效应。几年来,凤阳锌葡萄远销广州、深圳、厦门、温州、上海等地,每市斤平均买到6元,且供不应求。 党建与脱贫同步 官田村农民缪树发早年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想种植葡萄又苦于没有资金。2012年,凤阳葡萄协会党支部书记詹秀珠出面为他协调,由合作社出面担保为他贷到了为期3年的6万元小额贴息贷款,种下5亩葡萄。2016年,缪树发葡萄收入8万多元,摘掉贫困帽子。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凤阳镇把党支部建在葡萄协会上,以“党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一个党员钩挂解决多户贫困户种植、销售等问题。全镇26个葡萄协会成立“市场拓展组”,统一组织营销工作,优先安排解决贫困户葡萄的销路问题。去年冬,在协会帮助下,31户贫困户发展葡萄种植137亩,并让他们加入葡萄种植、物流、加工及营销的队伍,增加收入。镇里邀请省农林大学专家、市农科所葡萄专家前来指导,结合田间学校、专家授课、远程诊断等方式,全方位扶持、培养贫困户掌握葡萄种植技能。 镇党委、政府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资金奖补办法》,以奖代补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县挂钩单位、挂钩帮持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科学制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逐项落实,做到确定对象精准、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精准、制定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葡萄产业也给凤阳群众带来大笔财富,三年前,凤阳农民存款均在3000万至5000万之间。今年3月,农民存款达10300万元。2016年,凤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1元,其中葡萄人均收入3250元。 (吴通华 吕铭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