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新闻网讯 何家进 夏日时节,从白云山北麓、锣鼓山下的凤阳镇往黄兰湖方向行车约15分钟,便抵达目的地官田洋村。 相传,三百多年前,其始祖三十五世何永华公于雍正元年(1723年)从周宁礼门乡六角坮村迁徙到上坂肇基,村旁溪涧时有惊涛骇浪,波浪翻滚,为了安全起见,若干年后再迁移到离上坂约1公里河谷边坡的小盆地官田洋(观澜洋)处作为自己的安居地,现繁衍十一世,500多人。 官田洋村蛰居于层层山峦中,与溪流、群山构成和谐的空间环境。沿着一条整洁的村道入村,见见村口几棵十几米高的柳杉,像好客的村妇在此欢迎着来往的过客。据说官田洋村肇基以来,就存在这几株珍稀树种柳杉了。不知什么时候,它们中较高的一株被雷击出了个大洞,洞中长出毛竹。树洞中毛竹,竹林有大树,郁郁葱葱,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因为群峰的重重阻隔,有了沟壑的道道环卫,这深山腹地的山村显得格外宁静。走在卵石砌的岸边的村道上,有风轻轻吹过枝头树叶,一种稔熟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心便寻到了栖息地。一条清澈的小溪绕村而过,把黄白结合土屋后青绿的山和蓝天白云全映在水中,小溪展现一幅立体的山村风情画;溪面上不时游过三三两两的鸭子,那自由自在的神态,悠闲而安逸;小溪里密布的鲤鱼更令人称奇,听到脚步声,金黄色的鲤鱼们蜂拥而至,嚣张划动的尾翼和不停张合的鱼嘴发出的声响,为村子添加了几许灵气。 这里的厝虽说是在山地里盖房,没有刻意掩饰,却异常古韵深、土味足。十几座古厝毗邻沿溪垒筑,一式的土墙黛瓦,且横竖有序,横着列队的土楼纵向往山坡延伸。参天古木掩映黄土泥墙玄砖青瓦,在阳光下闪金耀银,给单调的山村增添了色彩,成了一道布着丝丝青苔的土墙排队的风景。走进土屋,厅堂、厢房、天井一应俱全,还有那精雕细刻造型别致的窗棂。讲究的人家还“引进”了皖南风格的马头墙建筑,高高的“马头”昂首待发,气势雄伟。一直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而又平静的日子的村里人,似乎感觉不到这土房子有多么美,只是觉得这满山遍野的黄土就是好,它长出的五谷养活了人,筑起的墙体牢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心里踏实。然而,成群簇拥而来的游人,尤其是看腻了水泥森林建筑的城里人一进村就惊叫起来:“美,就是美,原汁原味的生态!” 该村村前有一条20多米宽的小河缓缓流过,注入村尾的黄兰溪水库。村旁阔叶树浓荫密布,古杉直耸云层,静谧清幽,古意盎然,新建的砖混民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显耀。一条66步的碇步如彩虹横卧河中,与水尾石拱桥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村下游于1995年建成黄兰溪水库,库区水域面积辽阔,湖光山色,鱼虾成群,吸引众多游客和垂钓爱好者到此观光休闲。 “来到官田洋,新房亮堂堂,村庄靓又美,村民喜羊羊。”这是一首流传于官田洋村周边的新民谣。近年来,官田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该村被县列为库区小康村建设,2017年又被列为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十多年来,村民们凭着坚强的毅力、信念、发奋图强,靠种植茶叶、葡萄、药材等经济作物发家致富。近几年来,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下,许多村民盖起了小楼洋房,村子整洁明净。村中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花圃、凉亭、公厕……官田洋村逐步成为一个安居乐业、幸福和睦、崇尚文明的小康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