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新闻网讯 吴苏梅8月23日,纪念冯梦龙《寿宁待志》编著380周年座谈会在寿宁县法院召开,省农业厅原巡视员叶恩发、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吴发金,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主任、冯梦龙研究领军专家王凌,寿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春民,以及寿宁传统文化、冯梦龙文化研究爱好者、县法院梦龙无讼文化沙龙全体成员等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冯梦龙在寿宁当知县的过程中,亲自撰写了一部长达五万字的《寿宁待志》。这部《待志》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借志立传,志中材料除根据官方文和参考"旧志"外,大部分是冯梦龙的亲身经历或亲自调查得来的。这部《待志》曾淹没历史三百多年,1983年由福建省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曾参加1984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图书展览。香港"三联通讯"称之为"一件出版界的大事"。 座谈会上,王凌以“《寿宁待志》的价值及发现过程”为主题作了主题演讲。他回忆到,“1981年我到寿宁采访,寿宁政府办副主任陈煜奎告诉我,他在一本农业气象资料上看到‘寿宁有两本待志,冯梦龙写的《寿宁待志》在日本上野图书馆有个孤本’字样,于是他对县里作了汇报,此后寿宁将这部淹没历史300多年的《待志》,通过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从日本上野图书馆引进其文学胶卷本。”此后,《寿宁待志》于1983年正式由福建省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他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指出,《寿宁待志》是冯梦龙文化最真实的展示,是独具一格的地方待志,是中国古代廉吏身涯的忠实记录,是中国古代法治文化的真实展示;中国(包括福建)近百年来研究冯梦龙文化从五四运动开始就已有五次重大发现,从通俗文艺领域,已延伸到廉政文化、法治文化等领域,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极高的价值,而《寿宁待志》的发现在五次大发现中都有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县进修校原校长、09版《寿宁待志注译》注泽者陈元度说,寿宁法院和纪委在冯梦龙文化的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冯梦龙文化的研究还需要更多部门更多人参与,希望县里能进一步发动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研究冯梦龙文化的方方面面。 县文化局原局长、83版《寿宁待志》见证者张培基说,我们要将冯梦龙文化的研究推上新的高度,将能具体“冯梦龙在寿宁”的各类文物目前还较少,要多方查找、保存、保护,为冯梦龙文化品牌的打造服务。 县方志委原主任、2012版《寿宁待志校辑》校辑者黄立云说,平溪镇是研究冯梦龙文化的重要地点,这里是冯梦龙除虎患时寻找的周木匠故居所在地,有冯梦龙上任时走过的官道庾岭,还有可能是冯梦龙最后的归宿地,要大力保护这些冯梦龙有关的遗迹。 刘春民指出,《寿宁待志》让大家更加了解冯梦龙,它体现了冯梦龙跌宕的文学才情,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强烈的为民情怀和廉洁的从政理念。他强调,现在迎来了打造冯梦龙文化品牌的新机遇,要进一步认识冯梦龙文化品牌价值;要系统策划,共同打造梦龙文化品牌;要通过挖掘、整理、修复冯梦龙遗迹、遗址,新建载体,收集各种资料等方式,增强冯梦龙文化的存在感;要推动冯梦龙文化与农旅等产业融合,以冯梦龙文化节等形式统筹农旅发展,更好带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