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民生社会
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寿宁县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2017-10-13 15:38:53  来源:寿宁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春玲  

寿宁新闻网讯 吴通华 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广袤农村。在凤阳镇官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缪义良从葡萄园里挑着两箩筐葡萄正往家里走。

“您好,我们是县里调查组的。来向您了解一下家庭的扶贫工作情况。”带队的县人社局纪检组长刘进华对他说。

从家庭收入,到扶贫政策落实,再到贴息贷款发放情况,调查组展开了全面了解。当天,在该镇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合下,调查组先后走访了凤阳镇基德、刘厝、下党3个村30户精准扶贫户,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回头看”。

行动见真章,扶贫见实效。

为实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目标,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我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紧扣“全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22人脱贫、造福工程搬迁2751人”目标,以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攻势”行动为抓手,总结推广党建促扶贫、旅游促扶贫、品牌促扶贫、金融促扶贫四种扶贫模式,主动作为,强化措施,举全县之力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

建章立制整合力量抓攻坚

站在清源乡竹坪村乌石岭的一个观景台上,一幅绝美的山间风景图跃然眼前:错落有致的梯田,层层叠叠覆盖在山坡上,宛如碧玉搭成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这藏于深山的美景,令外来者惊叹不已。但对于常年居住在这的胡启发来说,远不及如今有固定收入来得重要。

胡启发今年已60多岁。由于儿子常年患病,一家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他的身上。靠着几亩茶园和稻田,一家人勉强维持着生活。而对于如今的收入,胡启发说:“现在每个月大概在基地打工20多天,按每天120元算,一个月光工钱就有2000多元。一个月顶过去一年。”

根据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清源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实”字上下功夫,在“严”字上促成效。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竹坪村成立了寿宁县聚原生态农业开发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流转闲置土地5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互赢发展模式,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公司共吸纳了612名贫困户以土地租金或务工收入入股,持19%的股份,村集体占股30%。目前,公司已投入资金200万元,开垦土地260多亩,种植红枫、紫薇、广玉兰、红豆杉等名贵苗木和瓜果、蔬菜。下一步公司还将对接‘竹坪村乌石岭梯田观光休闲旅游基地’和‘土地平整项目’,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带动村集体、村民增收。”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今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2017年寿宁县精准扶贫攻坚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类指导、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党建引领和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五个结合”,按照“五个一”任务分解机制,将全年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分解细化成“精准网底、富民产业、乡村旅游、就业培训、造福搬迁、山海协作、典型培育”等17个方面、68项具体任务,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攻坚。县委县政府每季度部署推进一次、挂乡镇领导每月督促协调一次、责任部门每月检查指导一次、乡镇班子每月研究分析一次、包村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一次、督查小组每月巡查抽查一次,分别明确责任清单,促进扶贫攻坚工作见成效。

夯实基础精准发力促帮扶。

按照《寿宁县2017年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今年3月,全县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进千家访万人”入户帮扶活动,全县130多个单位上千名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先后走访了14个乡镇205个村庄(社区)315811515人,进一步夯实扶贫工作基础,逐户落实全年脱贫计划。

县乡干部对照责任清单,带上政策清单,走进田间地头、走到贫困户家中,仔细询问了解情况,对挂钩户的基本信息、脱贫措施、帮扶成效进行“三核对”,逐户落实帮扶政策和产业项目,鼓励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按照相关规定,帮扶干部每2个月入户走访一次,对贫困户遇到困难问题,协调帮忙解决。

建档立卡贫困户龚德后是院洋村好坑自然村人,谈起干部入户帮扶的好处,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他说,因老家落后的交通,给他家的不幸埋下了隐患。2013年,龚德后的妻子的咳嗽老毛病愈发严重。夫妻两人也曾有过下山就医的念头,但由于交通不便,始终没有成行。直到妻子剧痛难忍被担架抬下山进城治疗时,才发现已是肺癌晚期。多年来经过多方治疗,终究留不住妻子的生命,还欠下十多万债务。

2016年,南阳镇政府将龚德后列入南阳镇洋边村的新安小区造福工程的异地搬迁对象,享受到国定建房补贴11.5万元。入户干部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发展种养业。他说:“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有了领导干部的关心,我才能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包村领导、村主干和包户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全方位调查,对各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分类梳理甄别,逐户落实帮扶政策、产业项目和全年脱贫计划,逐村逐户建立翔实的“一户一策”数据资料库,并建立县民富中心和民富农业专业合作社,制定出台《2017年寿宁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电商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行业扶贫方案,进一步提升政策措施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同时,县里调整充实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6名骨干力量充实到县扶贫办,设立综合协调组、造福工程指导组、产业指导组。厘清了县农业局、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责任,解决了各方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工作合力问题。

产业扶贫增强造血补短板

近年来,我县克服土地瓶颈的制约,立足山地农业现代化,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方略,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变“漫灌”为“滴灌”,“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产业发展成为撬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杠杆。全县14个乡镇均已结合当地的产业状况,分别出台《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典型示范培育配套政策实施意见》,推进全产业链补助。

竹管垅乡是我县的茶叶大乡,现有茶园1.3万亩,人均茶园1.5亩,全乡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计生困难户拥有茶园384亩,户均茶园4.2亩。针对精准扶贫户占有茶园面积大,收入却不高的现状,该乡围绕全县做大做强茶产业战略,按照“主导产业、普遍受益;重点扶弱、以奖代补;鼓励多劳、脱贫致富;精细管理、量力而行;品种改良、提升效益”的帮扶原则。

根据《竹管垅乡茶叶促扶贫实施方案(试行)》,精细化管理茶园,开垦、复垦新茶园,种植新品种根据面积给予补助;采摘茶青根据品种和产量予以补助;从事茶叶管理、收购、加工、销售等业务三个月以上,给予一次性补助;参加茶产业培训也能享受补贴……一系列为精准扶贫户量身打造的扶持政策贯穿于茶产业各个环节。

“我们希望通过‘全产业链补助’这一模式,让全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计生户,只要是从事茶叶种植、改植、采摘、就业、培训等,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助,从而提高贫困户生产的内生动力。”竹管垅乡乡长陈光华介绍,目前,全乡已有68户贫困户、计生困难户领到了政府全产业链补助资金,共计3.64万元。在此推动下,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异常高涨,该政策施行仅3个多月,当地贫困户就新增流转茶园23亩,复垦茶园19亩,新栽种特种茶叶9亩。

目前,我县各个乡镇,以产业促扶贫已成为共识,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下党乡推出中国首个扶贫定制茶园,全力打造扶贫定制品牌“下乡的味道”,并以打造“中国红色旅游新地标”为定位,将下党乡建成党的作风建设的展示基地、群众路线的教育基地、摆脱贫困的实践基地;犀溪镇不断增强漂流景区的接待能力,带动了当地村民加入旅游服务行业。凤阳镇通过政策扶持、能人示范、科技推广,全镇富锌葡萄种植面积已达8600余亩,并大力培育休闲采摘基地、环库区风光带、全国运动赛事基地等,使该镇成为生态观光和休闲运动的理想去处。

把握地方特色,探索产业新路。我县还将发展生态硒锌产业作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开发了50多种生态硒锌农产品,注册了6个商标,建成19个生态硒锌农产品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生态硒锌产业对贫困户的辐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帮扶贫困户脱贫。据统计,去年寿宁富硒区增加产值3.8亿元,全县23.9%的农业人口从生态硒锌产业中获得收益,富硒区农产品价格达到普通农产品的35倍,富硒、富锌区农民人均增收904元。

此外,我县还进一步整合县财政产业扶贫资金、挂钩包户单位自筹帮扶资金、上级财政扶贫项目补助资金,制定差别化产业扶持政策和农业产业链促扶贫政策,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农家乐、林下经济等增收项目。截止8月,我县今年已发放产业扶贫资金836.65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5个。

 造福搬迁对标对表求实效

为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难题,我县拉开了一场“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攻坚行动。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今年初,我县出台了《2017年寿宁县精准扶贫攻坚计划》。将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工作列入精准扶贫攻坚重要内容,对照责任目标,对照时间表加以全面推进。

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签订2017年造福工程异地搬迁承诺书。根据县城、乡镇、中心村人口的承载能力,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科学选择安置区域和安置模式。

结合精准扶贫“春季攻势”行动,我县对2016年已完成造福工程搬迁安置的省定建档立卡搬迁对象进行重新甄别,及时补发了符合易地搬迁要求的71281人国定、78309人省定建档立卡搬迁户补助资金413万元。严格按照群众申请、入户核实等步骤规定程序,落实剩余的678个省定标准和883个国定标准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对象。

根据县城、乡镇和中心村人口承载能力,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一手抓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一手抓易地搬迁安置。各乡镇组建成立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工作专班,实行“一户一责任人”,逐户制定易地搬迁攻坚计划,以竣工验收为基准,实行时间倒逼、任务倒逼,对集中安置区和搬迁户的地基建设、地梁浇灌、一层砌砖、一层竣工、完成初验等工作逐月进行细化分解,倒排工作进度,全力组织实施。

同时还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从县财政扶贫专项预算资金中安排200多万元,对省定造福工程异地搬迁对象在节点内实现搬迁的进行适当奖励。在此推动下,今年截止目前,寿宁县共有2213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顺利实现“挪穷窝”, 578户受益于危房改造政策,住进了安全有保障的新房。

 在南阳镇洋边村的新安小区造福工程安置点,记者看到工程车往来穿梭,工人们忙着砌砖、灌注柱梁,项目二期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中。

“今年内,安置点二期将实现造福工程异地搬100495 。”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在下党乡,偏远村庄群众向交通便利的下党新区、杨溪头、下屏峰村集聚。乡里按照村庄整体规划,完成街区道路水泥硬化、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人口居住集中化、居住条件大幅提升。截至目前,仅下党新村就建造楼房230多座,集中安置偏远村落及地灾点群众200多户600多人。

 

金融扶贫源头活水润心田

针对偏远山村农户、老弱病残、精准扶贫户等弱势群体交通不便、出门办事耗时耗力等难题,去年县农信联社以我县被列为全国农村金融扶贫创新试点县为契机,立足当地实际,创新成立“垄上行”金融服务队。该服务队以“背包银行”模式,根据贫困户、农户群体的特殊化金融服务需求,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村。过去“群众跑腿办事”如今成了“银行背包上门”,真正实现山乡金融服务“零距离”。

把银行“装”进背包里,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寿宁“垄上行”金融服务队的脚步踏遍全县70多个乡村。截止至今年7月末,“垄上行”金融服务队累计下乡229个工作日,共收集富民卡意向1569户,贷款意向490户,手机银行1829户,存折换卡417户,短信银行440户,社保卡激活673户,电费代扣代缴925户,借记卡开卡409张,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扶贫服务质效。

值得一提的是,201610月,全省农信联社首张“福万通•精准扶贫卡”在寿宁下党乡发行。这是全省第一张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的银行卡,是以宁德辖内建档立卡的2万多户贫困人口为目标群体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该卡集储蓄、结算、授信等功能为一身,可为贫困户提供最优惠的金融政策。

以该卡为核心,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打造出了一个以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资金链、生产链和销售链“三链”配套整合。

“在资金链上,持该卡的贫困户享受贷款基准利率。生产链上,农信社专门在乡镇以下建立了商家优惠联盟,联合有关部门,从农村创业生产资料上游对贫困户实行打折让利。在销售链上,引导贫困户与农村电商等销售渠道对接,支持农村电商销售贫困户农产品,并以金融便民点为依托,在结算、物流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从销售下游大力支持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县农信联社理事长方瑞忠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县加快了金融扶贫步伐。成立县民富中心和民富专业合作社,深入探索“项目业主+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对象”帮扶模式,全面推广“金融扶贫创新示范县”扶贫信贷创新模式,筹集2900万元信贷扶贫风险保证金和200万元以上的财政贴息资金,为扶贫小额贷款提供担保推介和贴息补助。

为有源头活水来。全方位、贴心的资金支持无疑给农户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为该县打赢扶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助推脱贫攻坚见行动

“以前一个月只赚1000多元,现在包吃包住每月还有3000多元。”谈到如今的生活,清源乡八斗洋新村农民宋叶熊很是满足。

宋叶熊原是清源乡外韦村后山人,因居住地属于地质灾害稳患点,2013年他享受“造福工程”政策搬迁到八斗洋新村。今年,八斗洋新村成立八斗洋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大行动,宋叶熊与他的妻被引荐到乡贤在江苏省海门市创办的企业打工,俩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

八斗洋新村位于清源乡集镇所在地,是该乡最大的“造福工程”安置点,5年来集中安置15个村庄2601531人。为实现贫困户“搬得进”“能致富 ”,清源乡党委、政府在八斗洋新村成立了社区党支部、管委会,以“共建一个家园、配强一支队伍、打造一方阵地、优化一套服务、建立一项制度”的“五个一”方式全方位帮扶助力扶贫攻坚。社区党支部成立精准脱贫联络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治安群防群治小分队、“党员帮帮团”等。对辖区贫困户实行“双重管理、双边帮扶”,群众户籍所在村的原有帮扶政策不变,社区帮扶措施同步进行进行扶贫。社区联络队员发挥人脉广的优势,与周边的九岭红茶叶有限公司、雾晟峰茶厂等企业签订用工协作合同,实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引荐8位农民到乡贤在外创办的企业就业。

八斗洋新村的嬗变,源于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科学决策与思路。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党建+”的模式,激励和引领全县干部群众找准脱贫攻坚内在动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建+人才资源”,筑牢脱贫攻坚堡垒。为了强化脱贫工作力量,省、市、县共选派60名机关单位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或蹲点,帮助农村党员干部克服“等靠要”思想,助推基层加快发展。在省、市、县下派干部的基础上,我县分两期选派44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到福清市、福鼎市等地重点村挂职锻炼。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动员51名低学历村主干参加电大2016年大专学历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村主干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同时,全县安排2258名干部分批次到一线了解贫困户情况并登记造册,为每户挂钩贫困户落实2000元以上的扶贫资金,解决发展难题。

“党建+管理”,激发扶贫干部工作潜力。今年,我县制定出台《2017年寿宁县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建立“五个一”任务分解机制和“六个一”责任落实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攻坚。明确各基层党委书记为党建促扶贫“第一责任人”,建立抓党建促扶贫“四张清单”制度,强化督查,开设乡镇党委书记“扶贫大讲堂”,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并对各项党建脱贫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纳入年终党建述职评议和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

“党建+三基”,发挥基层组织引领作用。按照“一类一理念”“一村一特色”的思路,采取自查自评、挂钩联系、专项培训、召开现场会、总结提炼、攻坚验收等“六个一”措施,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攻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33个村级党建示范点。指导贫困村因地制宜探索创新“1+N”农业发展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扶贫开发对象”模式,大力发展寿宁高山茶、硒锌产业等生态特色农业。

脱贫致富奔小康。在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县干部群众将继续继承和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以更加精准的力度,甩开“贫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步一个脚印,为夺取扶贫开发新的胜利而奋进。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