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专题 > 寿宁十最美
最美黄三公民俗文化简介
2017-10-24 10:14:18  来源:寿宁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春玲  

黄三公,原名黄槐,寿宁韶托人,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宣和二年(1120)任徽州知州。在任知州期间,为拯救受灾人民,私自开仓放粮赈灾,改名黄三,挂印弃官归隐寿宁县鹤溪36年。在鹤溪隐居期间,做了许多好事善事,逝后,用石棺葬托溪乡圈石村七星岩下,安葬即日(传为农历九月初九),送葬百姓目睹其在岩山(黄仙岩)升天成仙。自此“乡人立祠,水旱疫疾,祷之必应”(《福建通志》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托溪村民在托溪上游溪边修建黄三公庙,宋元明清以来,黄山公信俗不断传播,福建、浙江、安徽等省信众修建黄山公庙达数百座,仅周宁一县就有200多座。每年九月初七至初十,托溪都隆重举办迎请黄三公巡行四境民俗活动。

20171月,黄三公民俗文化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三公在徽州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拯救受灾民众,宁愿牺牲自已的仕途富贵,这种廉政爱民的精神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当今这个时代依然光辉灿烂。黄三公在托溪隐居期间,做了许多好事善事,组织猎户狩猎除害,护卫家园;设馆延师,启蒙开智,播下文明的种子;攀悬崖采草药,治病救人;除疫驱瘟,保护境内人畜平安;引进先进农耕技术,治水抗旱防涝,泽惠众生;参考北宋汴京虹桥建造工艺,创建廊桥,方便群众往来,功在千秋。当地人民感念他的大恩大德,就立祠祭祀他,把他作为六畜的保护神、施雨抗旱之神,狩猎之神等。

为纪念黄三公,人们把他常采药的岩山称为“黄仙岩”,县志记载其为“县南第一山”,素有仙岩插天的美誉,其山气势雄伟,风光秀美,堪比武夷山大王峰,历代文人留下了三百多首诗词,记录于方志族谱之中。

托溪祖庙前一株杉树王,树龄近千年,文革时祖庙被毁坏期间曾一度枯死,后祖庙重修后又焕发新春,留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圈石村黄三公石棺墓葬全国少有,其墓上的二株紫荆郁郁葱葱,花期近半年,有关黄三公的奇景美景,民间传说数不胜数。

最美黄三公民俗文化,美在黄三公廉政爱民,大道至善的传统文化,美在托溪等地信众知恩图报,坚持千年积极传播黄三公文化,教人向善的传统美德,美在黄仙岩等黄三公遗迹的壮丽秀美风光和传奇故事。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