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魅力寿宁 > 文化长廊 > 
状元祠里观北路
2018-07-25 17:10:31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林春玲  

入夏时节,闽浙之交的寿宁,杜鹃争艳、绿荫如海。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西浦:那座“千年古村”的门牌屹立村口,在阳光下分外醒目,亦倍觉亲切。古榕、老厝、溪流、锦鲤、碇步、廊桥……始终氤氲在千年的书香里,水木清华,古风依旧。

西浦,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外号——状元故里。

这一切,皆与状元缪蟾有关。

自唐始迁肇基以来,西浦缪姓人才辈出,先后走出文武状元、进士20多人,及众多举人、贡生、太学生等。缪蟾,当属西浦之佼佼者。史载:“蟾才貌双全,宋绍定五年(1232年),理宗皇帝以皇姑临安公主赘蟾为驸马,蟾官至太子傅礼部尚书。”俊杰于人世,是春风春水养好花。山水画意的西浦古村,生养了“临风之玉树”的缪蟾,而一个“蟾”字,又仿佛是文曲星赋予了他今生的宿命——“蟾宫折桂”,真是个梦一般带着光环的男子!杨柳依依水岸斜,琴桥款款步履轻。琴瑟声中,《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定是寻梦到了此地,只听她梦呓唱道:“他年傍的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在中国的传统戏曲中,状元戏往往深受百姓的喜爱。在乡贤名士称盛一门的状元故里,想必也流传着不少美谈,状元的光环任由村民将它们编织:状元树、状元廊、状元祠……于是,中举、夺魁,成为了西浦读书人和平民百姓的梦之所向。他们祈愿文脉承传,光宗耀祖,且在状元祠中建起了一座精巧气派的戏台。这座戏台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有门楼、戏台、下厅、正厅。前台两边无山墙,可三面观看。戏台两侧各有高二层的长廊,可供后台换装。台上天棚中央有八角藻井,上有彩绘的三国、封神演义等戏剧故事。斑驳的台前柱头上,有栩栩如生的狮子雕刻。目光游移间,不觉丝竹盈耳,锣鼓铿锵,“出将”门帘掀起,一个女扮男装、戴斗笠、披蓑衣的俊俏小生探身而出……

“啊嘿!绿柳村庄到山前,我牧牛到此间,野花鲜又艳,青草满山边……”

一段韵白明亮、清脆,一个圆场风采、神气。台上演的正是北路戏。现存于寿宁县地的北路戏,又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传统地方戏曲,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2006年6月,北路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路戏的唱腔、道白,均用普通话,这无形中消弥了外乡人看戏的隔阂。我们在状元祠里,恰遇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下乡演出,上演的,是几出传统小戏。《小放牛》是其中之一,该戏风趣活泼、明快清新的表演风格,被众多地方剧种吸收演绎。清咸丰、同治年间,北路戏大量吸收了京剧的皮黄声腔,这出《小放牛》便是由京剧《杏花村》改编而来的。

三月春光自撩人,万物生春晖。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山野间邂逅:一个是倒骑牛背牧笛悠扬的放牛小哥,一个是身穿绫罗沙柳腰儿细的邻村小姑娘,牧童哥有意留难,村姑娘不意离去……

“天上银河什么人儿开,……什么人奔月她就没有回来。

天上银河王母娘娘开,……嫦娥奔月她就没有回来……”

调和着北路戏优美的曲调、顺畅的行腔和明快的节奏,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天真浪漫,趣味横生。演员繁杂流畅的舞蹈技巧,生动活泼的程式化动作,将牧牛图景、田间地头二人追赶嬉戏,无中生有般地跃然于眼前。而戏台上,却无任何装饰之物,极好地还原着简单古朴的戏曲美学。

如果说《小放牛》是一曲轻松喜气的乡间歌谣,其后的《奔访》,则是一声直沁肺腑的呐喊,照见了百姓心中那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北路戏剧目讲述儿女情长,更讲忠奸斗争,善恶相报,如《岳云出征》《烫火碗》《宏碧缘》等。选自传统戏《齐王哭将》的《奔访》,表现的是春秋时齐国上大夫晏平仲为御敌辱、力谏君主的故事。该折由北路戏“非遗”传承人缪清奇一人饰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声吆喝,让人倏然直起了身子,出场一个“吊毛”(翻跟斗),更是惊艳众人,赢得满堂喝彩!

戏曲,源于民间、根植乡土的文化形式,在广袤的大地上绵延千年。采茶戏、菇民戏、花鼓戏、二人转……无不饱含着浓郁乡情和泥土气息。阡陌地头、院场村口,这些天为华盖地为棚的戏台,拉开了农闲时的极乐欢场,也将人世间的华丽深邃、波险惊奇,在农人眼中悉数展开……

于我而言,看戏是工作的一部分。平日里看戏在剧场、在荧屏,今日有机会能够置身于千年古村的百年戏台前,观赏一场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北路戏曲,是对戏剧地缘的一种探源。看乡间的淳朴与趣味、大胆与洒脱在戏台之上如鱼得水,自然流动……曾几时,戏台前聚拢了多少看客,其中不乏从十里八乡闻风赶来的。听说有戏看,顾不得揩去身上的田泥,紧赶慢赶,早早来占了位置,翘首以待好戏开场……

“半真半假千古事,一颦一笑百年人。”恍惚间,戏台与观众、戏文与生活,影影绰绰,交织重叠,翻覆颠倒。而戏台上,那些关于忠诚孝义、礼义廉耻、恭亲友睦的先贤祖训,润物无声地汇入心田,融于血脉,成为了百姓记忆中最宝贵的光源,也成为百姓为人处世最直接的养分。

“鳌阳族衍状元境,犀浦源承太史家。”踯躅在状元祠的厅堂里,陶醉在北路戏的旋律中,我惟愿这个安落于高山之上的“千年古村,状元故里”,文风隽永,戏水长流。(邱灵)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