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新闻网讯 叶韩昆5月17日,为了学习和借鉴周边地区先进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转变村民思想,对照先进找差距、寻突破、谋发展,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南阳镇坝头民族村组织全体村“两委”成员、“六大员”、部分党员群众和清源镇清源村、龟洋村、岱阳村、阳尾村等村干部一起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站来到武曲镇大韩村,大韩行政村坐落在武曲镇西北部,一条长溪穿境而过,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在镇长刘志勇的介绍下,大家先后参观了福建最北古榕树群、张高谦遗址、村庄环境整治、村庄巷道整治等景点和建设。 第二站来到武曲镇塘洋村,塘洋村北与大韩村相接,是革命老区村,以知青文化闻名,它还是全省首个村级地矿公园。走进塘洋村,放眼望去,一条宽阔的水泥大路映入眼帘,条条叉道直通整齐划一的民宅及山间茶果田园。相关人员介绍了塘洋村是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发展成如今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其中值得大家学习的除了村委主干饱满的干劲外,还要发动群众“不等不靠”的作风,摆脱群众的传统观念。只有把个人的小利抛到一边,村庄才能发展的更好。 步入塘洋知青山庄的入口,门扉两旁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字标语赫然醒目。踱步至知青文化馆内,不仅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经历,还摆放着电影放映机、缝纫机、搪瓷脸盆、煤油灯、土钉耙、铁皮水壶,顿时让所有人感觉身临知青时代,体会到那时知青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三站,大家行至武曲镇龙虎山,这里有一个著名的茶场——福建省寿宁县国有龙虎山茶场。在茶场主人带领下,大家到茶场的会议室参加交流会。大家分享武曲镇的农业生产和技术经验,例如:武曲的柑橘培育、百香果种植、葡萄销售等。交流会结束后,大家来到了最后一站,有着“垅上茶乡”美称的竹管垅乡竹管垅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从环境卫生、镇区秩序、乡村乡貌着手开展整治工作,使得竹管垅村迎来了巨大的变化,从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洁、净、齐”。不仅如此,为了能够转变群众的观念,让村庄整洁的环境得以保持,竹管垅乡还采取了“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家风家训制度上墙、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措施。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村“两委”和“六大员”们纷纷表示,不仅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还明白了作为一名村干部要不畏困难,勇于挑起肩膀的重担;村民党员和群众也表示,一定要大力支持村庄的发展,转变旧观念,希望可以凝心聚力,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出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