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要闻 > 
坚定信心 埋头苦干 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之二
2019-08-08 16:04:41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林春玲  
盛夏早晨,站在鸾峰桥上
蓝天、青山、碧水映入眼帘
行走修竹溪边
只见木栈道加紧修建
“难忘下党”主题馆迎来八方游客
寿宁下党
这个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的山坳乡村

动静相宜


6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传遍寿宁的每个角落,全县上下通过召开会议、一线宣讲、媒体宣传,深入传达和学习宣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干部群众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在获悉回信内容后,第一时间向聚集在鸾峰桥上的下党乡干部群众宣读了回信。他说,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下党、寿宁的深厚感情,寄托着殷切期望,像是一颗幸福的火种,瞬间在寿宁大地传播,点燃了寿宁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激情。


“下党30年的巨变生动印证了‘滴水穿石’的道理,寿宁的未来发展也必将如此。”汤孔忠说,全县上下一定会以总书记的回信为新起点,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坚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锲而不舍唱好山歌,强化县域发展产业支撑;立足闽东山区特色,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



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消息后,寿宁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也激动不已,为此手书三页感言。他写道:“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大地上留下了骨肉相连的群众路线,留下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留下了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留下了踏石留印的务实精神,作为当年的县干部,我有幸见证了这段历史。这次习总书记的回信是寿宁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指导,继续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努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封回信,一段深情
下党乡干部群众细心体会信中的一字一句
感慨万千

“习总书记对下党长期的关心牵挂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是像下党这样的贫困乡村实现脱贫致富的动力源泉。”下党乡党委书记叶忠强说,总书记对下党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嘱托,为下党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为实现脱贫的下党开创了一个发展新起点。我们一定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奋力书写下党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答卷。



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祖说,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下党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认真学习回信的一字一句,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发展壮大茶业、红色旅游等产业,巩固脱贫成果,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下党村茶农王明江是产业扶贫的受益对象,他在4年前听说村里的定制茶园急需一批工人,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返乡务工。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老王在茶场负责茶叶包装,月工资达到3000多元,平日自己又种植一些作物,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脱贫了。他说:“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受鼓舞,我要一步一个脚印,靠山吃山,稳稳地过上幸福的日子。



参与写信的王光拔早年在部队负伤,退伍回来后一度陷入困难的境地,好在随着下党村的发展,他的生活渐渐有了保障。老王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下党时,来家里看望了我,还给了我一百块钱,这对我来说帮助太大了。现在,我和老婆两个人以采茶种地为生,每月又有退伍补贴,儿女在外工作让人放心,过着一年比一年好的日子,要感谢总书记的关心。



生于下党、长于下党的王伟杰是上汽宁德基地的一名员工,他激动地说:“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总书记曾经走路到我们村的故事,那时候就立志要走出大山,等发展好了回报家乡。总书记一直都关心我们,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下党。如今我们年轻一代有机会走出大山,受到良好的教育,找到好工作,都离不开总书记的关心。我们一定要常怀感恩,不忘嘱托,不仅要为乡村振兴积极作为,更要为宁德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国网寿宁供电公司下党供电服务驿站负责人周道杰说,当年下党乡是个不通电的“五无乡”,习总书记到下党现场办公就帮助下党乡修电站解决资金问题。三十年来,我们发扬习总书记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电力充足了,乡村变美了,红色旅游发展起来了,农民脱贫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下党人,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把电网建得更坚强、更可靠,把供电服务做得更快、更好,为下党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下党奉献力量。




王志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还对下党乡乡亲们提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对此,寿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武表示,我们将按照习总书记这一要求,在产业振兴方面,做精做细茶产业文章,打响“寿宁高山茶”品牌,同时培优壮大生态硒锌产业,推动寿宁高山葡萄、猕猴桃、脐橙、油茶、樱花、蔬菜等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在生态振兴方面,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推进改水、改厕、垃圾清理和违建整治工作,以最严格、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寿宁的绿水青山。


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王志凌 通讯员 吴通华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