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出版的《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在我们寿宁法院党员干警的案头飘着墨香。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效应,带头认真学习《习近平在宁德》、带头开展专题研讨,带头深入体会、充分吸收,持续兴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热潮,并以此坚定信念、激发精神、推动工作。作为寿宁法院干警,要在司法工作中做到绝对忠诚、一心为民、敢于担当。 首先要绝对忠诚。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的深切关怀。他说:“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宁德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寿宁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他在宁德工作期间走遍闽东大地,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财富、精神财富、思想财富和个人的第一部著作《摆脱贫困》。寿宁作为福建“省尾”和宁德最偏远的一个县,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一把把汗水和一串串脚印。他说:“这里青山如黛,绿水长流,是大好河山。”“寿宁的气候虽然是冷的,但人情是暖的。”下党更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1990年他调离宁德之前,专程到寿宁和干部群众座谈告别。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他多次在重大场合提起寿宁、说到下党。2019年三次说到寿宁和下党,特别是他给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带给宁德人民和寿宁人民无比的温暖和巨大的鼓舞。我们必须从情感最真处、思想最深处、觉悟最高处,更加自觉地接受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更加坚决地拥护党和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坚定地践行“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其次要一心为民。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九到寿宁、三进下党,嘱托寿宁“唱好山歌、摆脱贫困、加快发展”,其核心就是“人民”,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寿宁因总书记的牵挂关怀而倍受瞩目。这对寿宁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沉甸甸的重托和责任。2018年4月,福建省法院吴偕林院长到宁德、寿宁调研时强调:宁德法院的干部要大力传承好、弘扬好总书记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要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先飞、领飞、高飞”;要坚持滴水穿石,实现“精准、精细、精深”;要深化改革发展,推进“创新、创造、创优”;要重温生动实践,确保“清正、清廉、清明”。吴院长为宁德两级法院干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法院干警要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再次要敢于担当。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和上级法院的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勇气、更足的干劲狠抓工作落实。2020年3月2日,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系统视频会议,要求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推进新时代新福建治理现代化尽责担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寿宁法院在持续深化“七大体系”“七大工程”“七大行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发挥县委党建示范点引领作用,深化与最高院、省高院、市中院有关庭室党支部的“四级联创”活动;发挥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和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双示范法院”作用,深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的冯梦龙“无讼”理念,有效推进诉源治理减量工程;发挥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先进集体作用,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八个功能区域;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派出20多名党员干警积极参与全县防抗疫情一线工作,探索防疫期间网上办案新方式新方法,确保夺取疫情防控和全年执法办案目标任务双胜利。 从《摆脱贫困》到《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总书记给宁德人民留下的是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理论财富。这一笔宝贵财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继续激励、始终引领宁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朝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