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区→潋城暴动遗址(太姥山镇潋城村)→太姥清风苑、 乡村振兴展示馆(硖门乡柏洋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 溪村(磻溪镇) 行程安排: 1.8:00-10:30 宁德市区→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车程 1 小时 50 分钟) 参观潋城暴动遗址、潋城古堡,学习先烈爱国情怀与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10:30-11:40 冷城村→硖门乡柏洋村太姥清风苑(车程 25 分钟) ①10:55-11:25 参观太姥清风苑,接受廉政教育,重温入党誓词。 ②11:25-11:40 参观乡村振兴展示馆、孝文化公园。 3.11:40-16:00 硖门乡柏洋村太姥清风苑→磻溪镇赤溪村(车程 35 分钟) ①12:15-13:30 午餐、休息。 ②13:30-14:10 参观白茶产业园、下山溪廊桥、游客集散中心、文化中心等地。 ③14:10-14:25 参观人民会场,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民连线视频。 ④14:25-14:40 参观巾帼创业社。 ⑤14:40-14:55 参观赤溪村展示厅(赤溪村与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处)。 ⑥14:55-15:05 参观大学生创业示范点。 ⑦15:05-15:25 参观造福工程搬迁点。 ⑧15:25-15:45 参观赤溪食用菌产业园(车程 5 分钟)。 ⑨15:45-16:00 赤溪村口“中国扶贫第一村”石碑下合影留念。 4.16:00 返程(车程 1 小时 50 分钟) 联系方式: 潋城村:缪春风 18033978858(村支部副书记) 太姥清风苑:方雨晴 18259221187(讲解员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柏洋村乡村振兴展示馆:王丽芳 18650516615(展示馆负责人) 赤溪村:张位金 13626996267(村支部委员) 赤溪村用餐点可咨询村干 来源:宁德市委办公室、市直机关工委、党史方志室 ★相关简介★ 1.潋城暴动遗址 潋城暴动旧址位于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齐天大圣宫内,占地面积 240 平方米,是宁德市级党史教育基地。1934 年 3 月 19 日晚,中共福鼎县委调集上南区、沿海区 10 多个村 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 1000 多人,集中于秦屿潋城,叶秀蕃宣布举行武装暴动,攻打店下。由于叛徒告密,驻扎在店下的敌军,预先把兵力布防于店下后埕,致使暴动失败。幸免的队员在陈 宝鼎、王勤聪等人带领下转移到磻溪大洋、梅洋及霞浦十一箩等地,继续坚持斗争。 2.潋城古堡 潋城古堡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壬辰十一年(1532 年), 为抗御倭寇,由朝廷委官监建,里人王、叶、杨、刘等诸姓村民分段砌石建筑。 城堡成圆形,砖石结构,绕村一圈,周长 1127 米,高 5.67 米,厚 4.67 米。设有东、西、南 3 座城门,北面依山势修筑,环城设 4 座炮台,有更楼 1 座。古堡分为 4 境,每境均设供神明。东门东麓境,有建于宋代的泗洲文佛石屋;西门金鳌境,有庙曰“杨八宫”;南门庆云境,有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 年)的顺懿庙,供奉“顺天圣母”;北门因风水之故,不设城门,俗称“衙门里”,供“齐天大圣”。 当时建有储存谷物的潋城仓 19 间。站在城墙上,俯视古堡,一条石板街自东贯 西,将城内建筑布局一分为二,小巷甬道纵横错杂。 3.太姥清风苑 “太姥清风苑”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是宁德市首批廉政教育基地。它与相邻的“孝”文化公园相互呼应,形成别具一格的孝廉文化教育传播基地。基地于 2014 年 4 月 18 日开馆,总建筑面积 1600 平方米,总投资 600 多万元。主展厅由继往开来篇、清风正气篇、以案示警篇、追根溯源篇、桐江廉韵篇和心灵洗礼篇等六个部分组成。内容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一主线,介绍党的反腐倡廉历程,中国历代清官廉吏代表,查处的全国、全省及本市的违纪违法案例,辅之以中国历代廉政制度及国外廉政制度。展馆借助文字、 图片、壁画、雕塑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和形式来表现,运用鲜明对比和视觉冲击, 将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相结合。 4.柏洋村乡村振兴展示馆 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乡村振兴展示馆位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内, 展示馆占地 1.5 亩,建筑面积 600 平方,于 2018 年建成。柏洋乡村展示馆主要对柏洋村在乡村振兴方面探索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升,将 2010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柏洋村视察对柏洋村提出的“围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光荣任务, 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继续努力”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情况的 具体汇报。 5.赤溪村 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村域面积 11.14 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 1.2 平方公里,共有 418 户 1886 人(其中畲族 806 人),中共党员 44 人。1984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反映当时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的贫困状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从而引发至今仍奋战不息的全国脱贫攻坚行动。在历经十年就地农耕生产“输血”式帮扶、十年造福工程易地 搬迁“换血”式扶贫、十年整村推进综合开发“造血”式发展,原来分散居住在 12 个偏远自然村的群众已经搬迁聚居在交通便捷、风景秀美的赤溪中心村和九鲤溪畔的 2 个自然村。从 1984 年到 2020 年,赤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66 元增长到 30127 元;通过投资入股、资源变资产、村企合作,村财收入从负债 10 多万元到增收 215 万元。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6.白茶产业园 赤溪村白茶生态产业园是 赤溪推动农旅、茶旅融合发展项 目之一,占地面积约 18 亩,分 期建设茶叶加工厂、白茶体验园等。目前已完成产业园主馆建设, 参观学员可以全方位、多角度体 验福鼎白茶制作过程,感受福鼎白茶文化,以及赤溪村产业发展的欣欣向荣景象。 7.人民会场 始建于 1973 年,并于 2017 年重新修缮,现作为村文化活动中心,参观的学 员们可以在馆内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村民视频对话交流的视频短片、赤溪 村扶贫宣传片,感受习总书记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深切关怀,学习了解赤溪村三十多年的脱贫攻坚史以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同时,该会场常态化开展赤溪畲歌、广场舞等文艺表演,丰富群众及参观学员娱乐生活,加强对畲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可度。 7.巾帼创业社 又名“畲家小院文创基地”,是赤溪村文创产业基地,于 2020 年 8 月正式开放。2019 年,赤溪村实施“三社联动”助推旅游文化建构社工服务等项目,成立福鼎巾帼工艺品农业合作社,发展文创产业。社员们就地取材,以畲族、扶贫等特色文化为内容创作的手工扇、鹅卵石绘画及相关工艺品。参观学员在此基地可充分了解赤溪村欣欣向荣的畲族特色文化产业,感受赤溪畲族妇女的勤劳致富精神。 8.赤溪村展示厅 2015 年 5 月 1 号正式开放,由 1971 年建的废弃旧粮站改建而成,保留原有墙体,展示厅内主要介绍了赤溪村的基本情况,三十年扶贫历史和赤溪村未来的发展展望等。2016 年 2 月 19 日,赤溪村村民在此处与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 赤溪扶贫展示厅先后被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党校设立为现场教学点。 9.大学生创业示范点 福建省福鼎市赤溪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民营茶业企业,公司创办人杜赢从广西师范大学毕业返乡创业,注册成立福鼎市溪香源茶厂,成为村里第一位返乡创业大学生,在村里成立第一家由大学生创办的茶业企业。近年来,公司先后获评福鼎市大学生创业示范点企业,福鼎市返乡创业示范企业,福建省“重质量守信誉”企业,入选福建省质量文化促进会会员单位。公司建立起600多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工设备10多台套;拥有100多亩生态茶园基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白茶体验园,并带动周边茶山2000多亩,带动周边茶农500多户。2020年营业额达400万元。 10.造福工程搬迁点 长安新村建于1994年,是福鼎县委县政府以特困的下山溪自然村(赤溪扶贫起源地)为试点,开启第一批整村搬迁的“造福工程”项目。1988年至1990 年,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全力推动福鼎桑园电站建设,这是福鼎乃至闽东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扶贫项目,也是转变赤溪畲族群众命运的关键。1993年因建桑园电站,赤溪有了第一条可以通车的泥结石土路,随着通村公路的修建,下山溪自然村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造福工程整村搬迁。1995年5月4日上午,一支由畲、汉两族村民男女老少组成的搬家队伍从下山溪自然村开拔,整个自然村22户88口人终于在这块海拔只有35米、集中了450亩水田的“平原”安上了新家,他们也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的实施对象。 11.赤溪食用菌产业园 食用菌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开工建设,总投资22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2020年正式建成,并作为实践教育基地。该产业园是赤溪村产业振兴项目之一,是返乡创业青年共同创立,2020年8月已开始投产。自设立教学点以来,创新“党校办到村里、专家请到田里”教学理念,组织“田间课堂”38场,其中带动本村村民420人加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