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关注丨春风化雨润心田——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五年发展纪事
2024-08-09 16:17:36 来源: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林芳
在闽浙的绿水青山间,盛夏的阳光如细密的金丝,洒满了下党乡的每一个角落。 2019年8月4日,下党乡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这封信,纸短情长,饱含深情。信中的每一个字,宛若春风化雨,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田,激发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力量。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嘱托,更是下党乡人民心中的灯塔,照亮了他们振兴家乡的梦想与道路。

五年来,下党乡的干部群众始终铭记嘱托,心怀感恩,将这份感激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锲而不舍,苦干实干,推动下党乡在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治理创新化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真心感谢党和政府,下党乡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公路通了,山川美了,乡亲们的幸福图景一年更胜一年。”谈起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刘明华赞不绝口。 刘明华曾任下党乡副书记,也是2019年受下党群众委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6个人之一。作为下党建乡的亲历者,刘明华见证了下党从闭塞到开放,从贫穷到富裕的历程。 下党乡,隐匿于闽东宁德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寿宁县最为遥远和僻静的山乡,曾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岁月更迭,再回首,这里已是“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 这五年,下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13300元增长到2023年的26952元,10个村集体平均收入46.8万元,下党村突破135万元。 晚风拂面,步入下党,绿树繁花相映成趣,民居高低错落分布,如同一幅幅精致的剪纸,映照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一个门口高挂着“幸福茶馆”牌子的院落里,70多岁的茶馆主人王光朝正在热情招呼前来品茗的游客。 “老王”是下党乡变迁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讲述者。“我们这一代人是从下党乡艰难岁月中走来的。”王光朝感慨地说,“谁能想到,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还能在家里创业,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元,我感到非常幸福。”他把下党乡的味道比作“幸福”的味道,希望能将这份幸福与各地游客共享。 下党乡家家户户种茶,茶产业是下党的传统支柱产业。2015年,下党乡注册了“下乡的味道”商标,以“下乡的味道”品牌为引领,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不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2020年1月,下党乡以“下乡的味道”品牌为纽带,成功引导10个行政村的茶叶合作社组建了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此,引回“新农人”162人,发展茶叶、食用菌、林下经济、优质水果等“1+4”特色产业1.6万亩。推出“下党红”品牌,打造万里茶道下党IP,掀开“三茶”融合发展新篇章。 截至目前,茶叶全产业链达到1.5亿元,林下经济产值3000多万元,食用菌将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
民宿经营、运输业务、工厂就业……现在,村里人人有事做,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广。 “把蓝图化为美景,把憧憬变成现实。”面对区位受限、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党乡干部群众不断闯关前行。 下党乡党委书记吴观前介绍,2022年,下党乡抢抓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的机遇,解决了6个行政村的单车道改双车道问题。上党、西山等建制村的公路单改双建成通车,为下党乡的交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省道S207线贯穿下党乡,5条乡道、10条村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从下党到县城,仅需45分钟,下党乡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同时,下党乡充分挖掘每个村庄的特色和优势,按照“一村一主题”,精心打造“微景观”“小公园”“打卡点”等节点130多处,乡村颜值大为改善。
 溪水潺潺纵贯村落,一石一树诗意栖居。眼下,地处一隅的下党已成为当地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农家乐、民宿等旅游经营主体99家,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下党300多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楼房新了,道路通了,乡村美了,电灯亮了……”傍晚时分,新建成的小公园里,村民们围坐一起,分享着乡村变化带来的喜悦。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当前,下党乡正以抽水蓄能项目为新引擎,以双碳行动赋能生态价值提升,以寿庆高速路项目为新动力,不断创造着更多的“下党样板”“下党经验”。 “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感恩奋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力求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创造更多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振兴实绩,不断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寿宁县委书记周乃松说。 这是一曲乡村全面振兴的交响曲,是闽东新篇的华彩乐章,更是中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深夜,华灯初上,“难忘下党”主题纪念馆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别致。退休后的刘明华,全身心投入“讲好下党故事”的工作中,他和所有下党乡的乡亲们一样,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再到下党走一走,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