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群学乡村振兴论坛在位于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库坑村的寿宁群学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福建省社科联主办,寿宁群学书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承办,东南学术杂志社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江苏省社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的专家们集中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数字时代如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与治理创新。在数字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与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成为关键,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李友梅教授强调数字技术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力量,通过促进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文化重塑,为全面振兴提供新机遇;江苏省社科院原院长宋林飞教授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数字化是实现振兴和治理创新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指出,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以下围村为例,探讨了新制度设计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的结合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动。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寿宁群学书院创办人胡荣教授表示,群学乡村振兴论坛将继续举办下去,将其打造成一个学术品牌,在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扩大了寿宁和犀溪在全国的影响,助力家乡的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