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车行寿宁县大安乡银山花田景区,仿若开启了一场奇幻的时空穿越之旅。放眼望去,山清水秀、林木苍翠、溪水潺潺、峡谷幽深、稻田银杏金黄,游人点点。这里风光旖旎、景观奇特,是全国唯一以古银硐开发为主题的地质公园景区。 车过官田场村便进入了景区范围。一路经过高粽广场、游客服务中心、银硐展览馆、游乐园等处。这些建筑的设计以官台山古银矿及寿宁建县文化内涵为特色,与周边的绿水青山相互映衬,焕发出别样的美。你看:高粽广场上那引人注目的粽子雕塑,向人们热情地展示着寿宁特有的端午文化,似是大地捧出的珍馐礼盒,等待着游客开启一场美食之旅;元宝造型的游客服务中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深情地诉说着古银矿曾经辉煌的历史;高大的古钱币形的景区大门,庄重而神秘,仿佛是打开时空穿越之门的钥匙,引领着人们走进寿宁官台山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去探寻那古银矿里埋藏的秘密。 随行的大安乡党委书记徐肖良介绍,银山花田景区依托寿宁官台山古银矿遗址而设立。官台山古银矿遗址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位于大安乡境内,毗邻坑底乡、犀溪镇,处于犀溪上游,犀溪从西至东贯穿遗址中间。遗址范围内山脉延绵起伏,郁郁葱葱,奇树遍野,怪石倚坡,山泉叮咚,花香鸟语,美不胜收。矿硐处在海拔800米至1100米的高山中或溪峡两岸,矿洞内部结构千奇百态,有横坑、竖洞及因开采矿山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工业遗迹。 2020年12月,寿宁官台山古银矿遗址被授牌“寿宁官台山古银硐国家地质公园”。在此基础上,寿宁将官台山古银硐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列入全县“4+3”旅游规划布局,策划生成了银山花田旅游区项目,至此,寿宁古银硐地质公园成为全国唯一以古银硐开发为主题的地质公园。 银山花田景区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连接大安至榅洋路口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银硐展览馆、花田、溯溪,溪乾村和官田场村风貌整治及廻龙硐、红军硐、银屏硐、税科府遗址及区域改造,沿线村庄风貌整治等景区基础设施内容,致力打造中国银(硐)文化体验之都、银硐文化研学基地。 位于溪乾村后山高处的银屏洞就在景区里,是最有特色的一个古银硐。在手电筒的照明下,我们在竖直狭窄的坑道中踩着泉水中的石块蜿蜒前进。坑道呈树枝状分布,洞壁“银窝”众多。这是古人利用烧爆法采矿留下的一个个窝,大小不一。在灯光的照射下,“银窝”银光闪闪,美轮美奂。越往里走,感觉越神奇。拐一弯,是一洞,攀一石,见一厅,仿若行走在地下迷宫。宽处可容纳百人,窄处只能容纳一人。在中部,与悬崖断裂沟重合,形成一线天等奇观。这里分为上下三层,有多个硐口,满山遍布烟道。据调查,这处遗址是目前全国已发现的银矿硐中最长、形态最为多元化的古银矿硐,目前已知硐长3公里至4公里。穿行其间,让人好似置身六百年前人声鼎沸、锤钎铿锵、炭烟弥漫、灯火通明的采银现场。 遥想当年,“井下下井数千人,井上上路过万客。”寿宁的银矿业开采业是何等繁荣。那丰富的银矿资源,让大宝坑银场声名远扬,成为闽浙四大银场之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官台山古银硐,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铭刻着古人的勇敢与抗争,彰显着他们的不屈与坚韧。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曾经的辉煌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留下星罗棋布的矿洞、太监府、巡检司等遗存遗迹,静卧在官台山广袤的大地之上,静待有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