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芹洋乡山头村的金钟洋木雕厂,李少炳正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设计着木雕图案。随着雕刻机的启动,设计图案在机器的精准操作下,木屑纷飞中原木变身为宗祠、寺庙、廊桥等的古建筑上精美的的雕花窗棂、雕梁画栋。 李少炳最初是在深圳的一家手工艺品制作工坊的学徒。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雕刻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行业的现代雕刻技术让他大开眼界,他深感传统木雕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将大有可为。于是,他自学了计算机编程基础,决心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木雕创作中。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是今年才返乡创业,木雕厂知名度尚未完全打开,客户资源和市场渠道还在逐步建立中,面临着订单不稳定的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李少炳并没有气馁,他深知创业初期的困难是难免的,只有脚踏实地,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把木雕厂做大做强。为了应对订单不稳定的问题,李少炳采取了多种措施,他积极参加各种展览和展销会,展示自己的木雕作品和技艺,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和青睐。同时,他也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此外,他还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自己的木雕厂和作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返乡创业的火热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像李少炳这样的年轻匠人们,他们既珍视传统技艺,又富有现代理念,通过传统融合现代,打通传统技艺的“任督二脉”,让传统的技艺更年轻、更鲜活、更有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