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寿宁县今升农业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一户一车间”有机珍稀特色菌菇现代工厂化周年生产基地,一颗颗有机红托竹荪蛋犹如孕育中的珍宝,长势喜人。随着季节的推进,一朵朵头顶“灰帽”,身着“白色长裙”的红托竹荪优雅地从菌蛋里破壳而出,亭亭玉立于菌床之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正静静地等待着农户前来采收。 近年来,寿宁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户一车间”的创新生产模式成了推动当地有机珍稀特色菌菇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不但打破了传统红托竹荪种植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的瓶颈,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径。 大安乡水洋村村民 陈朝彭: 目前,大安乡水洋村的部分参与的村民,已经掌握60%左右的红托竹荪种植基础技术,接下来,将有个别农户陆续参与“一户一车间”生产基地的承包,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红托竹荪的试生产运营。 而在与大安乡水洋村距离50公里左右的下党乡下党村今升“一户一车间”生产基地,红菇竹荪技术员刘保国漫步在红托竹荪车间,认真细致地查看着生产车间内的红托竹荪生长情况。 下党乡今升“一户一车间”生产基地技术员 刘保国: 标准化的种植车间配备了先进的温控、湿控设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了红托竹荪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茁壮成长。反季节种植不仅提高了红托竹荪的品质,还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下党乡今升“一户一车间”生产基地技术员 刘保国: 近年来,寿宁创新实施“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模式,建设中国(下党)有机珍稀特色菌类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寿宁)与今升(下党、坝头、水洋、溪源)“一户一车间”生产基地,通过的示范引领,成功带动1200多名群众通过务工、管理、承包等方式参与生产发展、创业就业,提高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全县食用菌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带动菇农户均增收4万元至1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