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民生社会 > 
探寻九岭古道千年风华
2024-12-06 11:48:44  来源:闽东日报 作者:吴苏梅  责任编辑:林芳  

寿宁素有“闽浙门户,五县通衢”之称,在延绵峰峦间先人架设了众多古道交通网。置县之初,寿宁建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县际古道5条,里程415公里;乡村古道4条,里程170公里;古道间穿梭岭路194条。其中,车岭、九岭最负盛名,民间素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之说。

据《县志》记载,寿宁原隶建宁府,府治在建安(今南平建瓯市),九岭为县城南路去往建宁府的重要官道,所以在清雍正十三年以前,一直是府县之间的正道,位于今芹洋乡九岭溪和清源乡日洋浦之间,岭长十里。
  又是一年初冬枫叶红的时节,笔者再次踏上位于寿宁县芹洋乡苍茫大山中的九岭古道,试图在斑驳的石阶和苍翠的茶园与林海间,寻找那段遗失千年的古道风华。

走进九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古松、古枫、古石阶、古关隘,这些历史遗存如同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古道的前世今生。九岭古道始筑于宋代,因所处山脉有连绵的九座高峰而得名,它曾是寿宁县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府县官员往来和公文递送的必经之路。
  迎着温煦的阳光,站在火红的枫树下的石阶上,仿佛能听到时空里的马蹄声和古人的低语。石阶两旁,不时可见生机勃勃的枫树、松树,在炎热的夏季为行人遮挡烈日,这得益于古时寿宁知县蒋诰的善举。他捐俸让村民在九岭两侧栽植松树、樟树、枫树、柳杉数百株,为行人撑开了荫凉巨伞。虽然大部分古树后来惨遭砍伐,但蒋诰的善举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沿着古道拾级而上,至岭巅,海拔落差达574米。不时可见散落在苍茫大山间的村落,还有山腰上蓊郁的茶园和丰收后的田野。一路上,风光无限好。近千年来,南来北往攀爬过九岭古道的文人骚客难以计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宋状元王十朋在《入长溪境》的诗中详细地描述了九岭的壮丽景色,诗中云:“老矣倦游宦,入闽知山川。三山疑隔海,九岭类攒天。插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长溪水无限,前更有清泉。”
  古道上还流传着清藩王剑埋古井、太平军兵败险隘等故事。冯梦龙在寿宁任知县期间曾多次攀爬九岭,与古道结下不解之缘,并在其所著的《寿宁待志》中对古道进行了描述。

千年时光流转,在历史变迁中,古道逐渐失去了曾经的风华。如今,在芹洋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对九岭古道进行了修复与开发,将其打造成冯梦龙文化之路,让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乡里干群携手修复了损毁的古道、村民集资修建梦龙长寿亭,还深入挖掘古道文化,设立旅游导览图、《寿宁待志》中与古道有关的故事牌坊等,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道的厚重历史与文化积淀。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