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如黛,碧水长流。8月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6周年前夕,由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寿宁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寿宁县委党校、共青团寿宁县委、寿宁县委网信办、共青团宁德联通团委承办的“循迹溯源学思想 深思细悟回信精神——‘云游’下党”活动在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举办。 ![]() 一方屏幕跨越千里,下党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展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学子面前。活动以“线下讲解+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数百名人大学子“云端”参观“难忘下党”主题馆与下党古村,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九到寿宁、三进下党”的感人故事,共同见证“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指引下的山乡巨变。 ![]()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中殷切嘱托:“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6年以来,下党乡干部群众牢记嘱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之路。曾经“地僻人难到”的下党,如今已经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典范。 ![]() “下党这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姚遥表示,“今后,我们会努力做‘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的自觉践行者与‘下党故事’的积极传播者,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云游”活动的连线中,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子们线上分享了活动感悟。中共寿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项忠红与大家线上互动,并向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发出邀请,希望共同为推动下党实践作总结提炼、理论升华和宣传推广,让下党的故事、寿宁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 此次活动是寿宁县探索校地合作共建的一次有益尝试。据悉,下党乡日前已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共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依托“大下党”片区共富联合体,围绕思政育人、基层治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学术成果有效服务地方发展需求,构建校地共建、产学共赢的长效合作模式。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表示,“这场‘云游’,不仅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更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她强调,双方的合作为思政育人搭建了宝贵的平台,并希望将此次成功实践作为起点,推动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服务社会的新模式、新路径。 ![]() 六年前那份饱含深情的回信,镌刻在鸾峰桥头,字字如星火,照亮山乡的前行之路。而这封回信中蕴藏的殷殷嘱托与奋进力量,早已化作涓涓细流,深深融入了鸾峰桥下的清溪沃土,奔涌在下党人的血液里。当云端直播的镜头掠过千重翠嶂,聚焦于漫山层叠的生态茶园,映现出茶农们洋溢着的幸福笑脸。此刻,“大下党”片区共富的新图景,正如明珠般在闽东群山中灼灼生辉。它以茶田为纸、汗水为墨,在云海与群峰的交响中,挥毫写下山海协奏的新时代诗篇,连片的富民产业是铿锵的和声,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壮阔旋律,向着山海相逢的灿烂明天奔腾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