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选用能人、培育能人、激励能人的“三步联动”,寿宁县“能人回引”工程带活了乡村建设,做活了增产增收文章,“能人”效应初显—— “能人”回归 兴村富民
坑坑洼洼的通村机耕路、村道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沿溪道路两旁装上了不锈钢护栏,原本垃圾无数的小河变得清澈见底、鱼儿畅游……
4月30日,笔者来到斜滩镇印潭村,看到该村村貌已焕然一新。提及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脸上无不洋溢幸福的笑容。
印潭村之变缘于寿宁县的“三步联动”固本强基工程。“吸引能人回村,带领群众共建家乡。几年来,印潭村共筹资900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斜滩镇党委书记温加生说。
寿宁县实施“三步联动”固本强基工程,落实选用能人、培育能人、激励能人的“三步联动”措施,回引210多位能人任村干部,其中任村主干的有195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三步联动” 固本强基
“落后的乡村要改善、要建设,需要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头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姚锡铃说,但有些村级党员干部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无法更好地带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另一方面,一大批有经济头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能人,却游离于农村基层组织之外。如何让这些农村能人发挥作用呢?寿宁县在2012年村级组织换届期间,开始探索实施“三步联动”固本强基工程,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
县委组织部结合考察评议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座谈走访和向群众发放村级后备干部个人自荐表、联名推荐表等方式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休干部等,回村任“村官”,带领大伙闯新路。
“在2012年村级组织换届中,全县有432位各类型的能人通过个人自荐和群众推荐,主动参与到换届选举中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武说。“今年下半年又是村级换届,已有多位能人提前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今年40多岁的“能人”龚灿,现任南阳镇南阳村村民主任。2012年之前,他一直从事工程承包、酒店经营等工作,历来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村里每逢修路造桥、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他总是积极投入;每遇乡亲有难处也总是倾囊相助。“2012年村委换届时,村财收入薄弱、人口众多、村情繁杂的南阳村群众希望他能当大家的领头羊,在选举时高票推选他为南阳村村民主任。此后,村里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南阳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变。”南阳镇纪委书记姜国华说。
眼下,龚灿正为解决村里失地农民补助问题而东奔西跑。“南阳历来地少人多,近万名群众长期依赖茶叶种植收入维持生活。高速公路、小城镇建设征地以后,群众茶园面积急剧减少,收入明显下降。这是事关村民今后的生计问题,一定要做好。”龚灿表示。此前,龚灿已把自己早年承包的400多亩山地无偿分配给失地群众开垦茶园,尽量弥补征地减少的茶园面积,确保群众失地不失业。同时,他还千方百计筹集资金补助群众,鼓励群众改造低产茶园,种植高优茶叶新品种,力争减地不减产。南阳村50多岁的村民龚晓明说:“能人回村当带头人,让大家心更齐、信心更足啦!”
“能人”引领 兴村富民
“能人”回村当“村官”,不但夯实了农村党建基础,还带领群众做活了增产增收文章。这几年,斜滩镇印潭村名声在外,各项工作走在当地前头,与回村能人李福清分不开。
印潭村主村辖王溪、山岭、山头、下佬、下坂5个自然村。长期以来,连接各自然村之间的是一条条坑坑洼洼又窄又小的机耕路,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便。拥有一条平坦的水泥路是印潭各自然村村民几十年来的梦想。从小精明能干的李福清除了在斜滩镇办木材加工厂、纸厂、水泥店铺外,还在河北创办制鞋企业,仅鞋厂每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2007年,印潭多名党员群众请求他回村发展,并向党组织推荐他为村党组织候选人。当年,李福清将河北制鞋企业交给儿子打理,回村竞选村民主任,并满票当选。
上任伊始,他就马不停蹄地忙起了修路。他一边向相关部门争取项目及资金,一边想方设法自筹资金。与此同时,为让公路提早建成,他就自己垫资,累计达440万元。
在李福清的努力下,短短5年时间,印潭村先后完成了卢时岔至王溪三级公路改造,开通了印潭至三关虎墓景区公路,新建山岭、山头、下佬3个自然村通村公路。村里环境也变得优美了。垃圾成堆的河道得到清理并修建了5个拦河坝,蓄水养鱼;村街巷道请来困难计生户定期清理。2012年换届选举时,李福清被村民高票推选为书记兼主任。2013年以来,李福清和村干部又干了不少事,改造了村里的村道、建好了自来水工程,还为3个自然村安装了路灯。
在改善村貌的同时,李福清还致力于帮助村民致富。
2008年,李福清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借款10万元,买来金观音等乌龙茶苗免费分发给群众种植。仅这一项每年平均为每户村民增加收入1万元。
“乡亲们把信任交给我,我要把心放在家乡发展上!”李福清说。
制度激励 加强保障
“回引能人,还要关心能人、培育能人。”陈武说。
寿宁县配套实施“回引能人”激励保障机制,确保“回引能人”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2013年起,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基本报酬从原来每月500元提高到900-1000元,每年比以往提高4800多元,并推行对任职十年以上离职村主干实行每月100至200元不等的定期补助政策。
同时,强化定人帮带、定期培训、定岗锻炼的“三定育能人”机制,帮助“回引能人”全面提升素质。2013年以来,全县推荐4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跨市跨县异地挂职,举办“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等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班12期,培训各类基层党组织书记1300多人次。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村(社区)主干”评选表彰活动,2014年评选表彰了优秀村(社区)主干25名,每人奖励3000元。2014年起,开展“群众心中的好干部”评选活动,选出10名群众口碑比较好、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村干部,并举办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培训班,带动干部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鳌阳镇梅溪社区党支部书记童廉遇原在外经商,2012年换届时被选为支部书记。当年,因社区急需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经验,县里推荐他到福安市阳头街道阳春社区挂职,学习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为他更好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回来后,童廉遇组织县职高师生和村委干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计生贫困户、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发放服务卡,随时接受他们的求助,并不定期入户开展志愿服务。眼下,童廉遇正带领村干部加快推进梅溪社区“居民服务大楼”项目开发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可集居民娱乐、服务为一体。□吴苏梅 文∕图
图:鳌阳镇梅溪社区党支部书记童廉遇(右二)与村干部查看“居民服务大楼”图纸,商谈楼层布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