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苏梅)“野猪”见到人不跑,大猪领着小猪在深山里懒洋洋的吃草,在大安乡黄岐村,笔者就见识到了这神奇的一幕。近日,笔者跟随宁德师院大学生记者团“脱贫致富新观察”社会实践队,走进大山深处,探寻黄岐村民别样的致富秘诀。
夏日炎炎,当都市人还在为防暑降温而发愁的时候,炽热似乎远离了海拔1060米的亭溪村黄岐自然村,满山跑的黑白相间的猪绝对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寿宁县超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宜忠告诉大学生记者们,“这有着S型曲线的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香豚猪!”
据陈宜忠介绍,这个香豚猪养殖场是2010年建立的。当时有着创业想法的他,把方向投向了生态农业,经过考察,发展黄歧村海拔高,环境好,适合做生态农业,同时土壤经权威机构检测,富含人体必需的硒锌元素,因而决定引进香豚猪养殖。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了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良好的收益也吸引了该村村民纷纷加入,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陈宜忠告诉大学生记者们,香豚猪是公司的主打品种,这种猪可以像牛羊一样放养,以富含锌硒的草为食,加上运动量非常充足所以肉的口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像羊肉一样涮着吃而且肥而不腻!
在营销策略上,陈宜忠采取现场展示,现场试吃的办法,这一招很是凑效。在今年“6.16”宁德投洽会上,陈宜忠布置了展位,现场展示香豚猪,并现场刷涮肉片给顾客吃,“超绿”的牌子瞬间让人记住了。目前,猪肉主要销往福州、上海等城市的中高档餐厅,一斤可以卖到60到80元,还常常供不应求。
有好效益,自然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取经学习”,超绿公司也一直为他们敞开大门,提供各种岗位给返乡村民,让他们在就业的同时也学习技术。据了解,现在在养殖场技术较好的村民一个月可以拿到5000多的工资,技术成熟的村民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公司负责收购全部产品。陈宜忠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互联网销售平台,希望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方式,提高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