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文艺联欢会上,志愿者老师和孩子们分别表演了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面试百态》、合唱《栀子花开》、《再见》、手语《最好的未来》、傣族舞、跆拳道、口技等10个节目,丰富多彩,优美欢快,赢得阵阵喝彩。大石村的大妈们互动表演的扇舞、健身舞、广场舞3个节目,更是激情四射,活力奔放,把联欢会推向高潮。炎炎夏日,为全村群众送来了一场文化艺术盛宴,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据了解,2015“快乐学校”福建省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行动,是共青团福建省委、中国青年报社、福建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主办,卫康公益特别支持的青年志愿者关爱留守学生专项志愿服务行动。
据悉,今年暑假,“快乐学校”再次出发,福建区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招募20名志愿者,在7月18日至8月2日分赴我县大石小学、洋边小学2个支教点,开展为期15天的义务支教、心理辅导、文化传播以及深入“快乐学校”培训教学。志愿服务主要通过支教上课的形式,强调在开心快乐的前提下传播知识,让父母远在他乡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快乐。
同时,利用福建高校传媒联盟校园媒体的力量,并通过家访的形式,深入留守儿童之家,结合当地留守儿童现状,深入挖掘探讨,撰写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为西部乃至中国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建言献策。
在大石小学聚集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围在志愿服务的姐姐旁边,饶有兴致地学起了折纸,不亦乐乎。原来,这是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进行“义务家教 快乐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小朋友们的热情。120多位小朋友,他们有的学电脑绘画,有的补习功课,有些年龄稍小的小朋友还跟这些哥哥姐姐们玩起了游戏。“快乐课堂”通过开设折纸、舞蹈、文化辅导、电脑绘画等课程,培养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大石小学校长叶明利说:“快乐学校,带给学生的是真正的快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福建师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大一学生志愿者王泽方在笔记本写到:“快乐学校”不毕业,我们守候在同一片星空下,陪“候鸟少年们”一起长大。无志愿,不青春;在一起,更快乐……
王泽方说:“这个暑假是我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我作为高校新闻传媒专业的志愿者,每天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并为孩子们摄影摄像,留下了一张张欢快的笑脸,过的既充实又丰富。我从小在福州长大,这次志愿者支教活动,自己砍柴煮饭、洗衣服,让我真正接触了农村,了解了农村,为今后的人生历练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光辉的一页。”
支教队队长吴美娇介绍说,她们围绕学业辅导、自护教育、课外知识等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开设了拼音、写字、地理、英语、语文、趣味数学等文化基础课和跆拳道、傣族舞、折纸、沙画、美食、戏剧表演等兴趣课,分低年级(1、2)、中年级(3、4)、高年级(5、6、7)3个年段,亲情陪伴留守学生,与他们一起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今年我是第二次来到大石小学这个辅导点,通过连续两年的支教实践活动,对这里的经济、社会、教育等状况加深了了解,与这里的孩子们培养了感情,与这里的群众增进了友谊,我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吴美娇说。
吴美娇表示,大石这个支教点,通过新老队员传帮带,会继续把“快乐学校”办下去,并用书信、电话、qq等方式继续关爱、关注这里的小朋友,争取明年暑假再来这里支教,保持工作连续性,把爱留下来!□何家进 文/图
图一:支教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图二:练习文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