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6日
新闻内容
第三版:
综合新闻
本报讯(吴加元 刘黎明)日前,在县卫计局四楼会议室,县医院、县中医院与4名2015年县级医院定向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签订了定向委托培养合同。定向委培的学生在接受委培的医学院校就读的5年期间内,每年将享受卫生发展基金会10000元的学费资助。
“通过定向委培,我经过5年的学习就可以回馈家乡,而且还减轻家庭负担,感谢基金会对我的帮助,让我能安心的学习。”现在贵阳中医学院就读的定向委培生余小琴说。
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近年来,我县注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谋划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事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基层延伸,向困难群体延伸,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等民生问题上持续发力,努力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式民生保障网,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抓教育就是抓生产力,抓教育就是抓未来”。在省、市支持下,县委县政府紧扣“教育强县”目标,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首要民生工程来抓,“十二五”以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年均递增25.2%,全县累计投入12569.3万元,消除危房57314平方米,新建、改扩建、维修校舍面积93887平方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针对城区学校办学容量不足问题,我县先后实施了寿宁一中扩建、寿宁六中新建、茗溪小学新建、大同小学扩建、实验幼儿园东区园区新建等一批工程;针对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问题;先后实施了南阳四校联动整体搬迁、97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4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一批工程,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整合了教育教学资源。
今年高考,全县上本科线870人,其中本一229人,本二641人,600分以上人数43人,上线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累计获得认捐基金4600多万元、到位2200多万元、发放1200多万元,近5000名优秀学子、寒门学子从中受益。今年5月该县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并将在今年底接受国家级认定。
“十二五”以来,围绕“全面深化医改,推动提质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努力圆寿宁人民健康梦”这个主题,全县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卫生基础项目建设21个,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2所县级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13所乡镇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个“海云工程”村卫生所相继进行了新建、扩建、改建或标准化建设,初步建立起“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分级医疗模式,形成一个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基础、村级卫生所为补充的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
此外,通过招录、外聘、定点委培、加大培训等方式,卫生人员总量从2010年的560人增加到2014年的620人;今年新农合参合人数22.3万人,参合率达99.98%,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70元,全县累计补偿医药费1.08亿元,惠及群众19.9万人。近三年,县医院在省、市医院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和全市公立医院评价中,均取得全省上游、宁德市前列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