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甜美小镇 热土凤阳 > 醉美凤阳 > 人文历史 >
凤阳—北路戏
2021-07-28 09:30:23   来源:   责任编辑:

凤阳是寿宁北路戏的发源地。300多年前就有戏班在凤阳镇廷加洋村一带设班常年演出,解放前后,还有啊森班在演出。1946年凤阳村创办北路戏班,当时以刘文楷班命名,曾扬名县内外。1960年凤阳剧团代表县参加地区会演《董永卖身》、省会演《宋江杀惜》分别获得创作奖和表演奖。

20世纪60年代初寿宁北路戏剧团就是在凤阳阿楷班和廷加洋阿森班的基础上组成的。凤阳村现仍保存有北路戏剧团,70岁以上老艺人3人,演职员42人。该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七星纸马记》、《对珠环》、《李旦登基》、《文武圣》、《包公探阴山》、《薛刚反唐》等,10年前曾在邻近的福安、周宁、屏南、古田及本乡镇每年演出200多场次,场场演出,观众爆满,深得群众的喝彩和欢迎。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汉族地方戏曲声腔剧种之一,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在数百年的演出活动中,北路戏总结出一套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表演形式,不管什么脚色行当,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推动剧情进展。业内人士称,这种对形体动作的强化和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与唱腔紧密结合在一起,唱与做高度和谐,形成许多且歌且舞、兼文兼武的表演艺术形式,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

作为福建有影响的珍稀剧种之一,北路戏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6月,寿宁北路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闽东第一个国宝级文化遗产。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整个戏剧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凤阳北路戏剧团开始完全沉寂,大部分演员和学员陆续转岗、下海经商或到外地剧团谋生,盛极一时的北路戏濒于消亡。 

今年初以来,凤阳村民及北路戏老艺人们自发行动起来,他们发动民间力量筹建演练中心舞台,整理剧本戏谱遗存,重拾行头道具,吸收民间编演力量组合新团队。在他们的呼吁和多方努力下,北路戏剧种的保护和传承发展问题正引起业内人士和各级政府的关注。凤阳重新组建北路戏表演中心,利用原班人马,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厚重的国家稀有剧种一一北路戏进行挖掘传承。寿宁县政府和宣传部门、凤阳镇党委政府及时将凤阳村北路戏演练中心列为寿宁北路戏保护与传承基地,并拨专款补助扶持。凤阳村20多位村民义务捐献600多平方的土地,作为北路戏演练中心建设场所。眼下,总投资200多万元的寿宁北路戏保护与传承基地(凤阳演练中心)已完成基础工程,有望于今秋投入使用。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