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寿宁新闻网 > 甜美小镇 热土凤阳 > 聚焦凤阳 >
凤阳:甜蜜产业好模式 引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
2021-09-03 09:03:06  吴远长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林春玲

时下,凤阳镇的葡萄大棚里充满着“甜蜜”的味道,农民们忙着采摘、挑选、装箱、上秤……近年来,寿宁县凤阳镇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一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以发展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助力群众致富。

寿宁县凤阳镇到目前共有26家葡萄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葡萄面积过万亩,年产值近两亿元,有“闽东高山晚熟富锌葡萄之乡”的美称。凤阳葡萄品种以巨峰葡萄为主,同时,发展有阳光玫瑰、蓝宝石、玫瑰香、美人指等多个品种。

寿宁县凤阳镇注重葡萄产业的技术指导,全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和合作社“1+N”共建共享机制,把劳动力、土地和技术有效地组合在一起,有效解决分散农户规模小、实力弱,进入市场交易时,难以获得与交易对手平等的谈判地位,极易成为中间商的盘剥对象等问题,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有效互动,形成了企业盈利、农户致富的双赢局面,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农户的最大收益。凤阳镇葡萄大棚亩均产量1400公斤,亩均效益2万余元。

2018年以来,凤阳镇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我+1”产业扶贫计划,依托葡萄产业优势,变“输血”为“造血”,探索创新推出“我有一亩葡萄园”扶贫托管模式,实现政府、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共赢”。自2018年运用该模式起至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计200户823人实现脱贫致富。凤阳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主动作为,对夏初强降雨天气带来的气温起伏大导致葡萄落果等问题,特邀专家前来“把脉问诊”、田间授课,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做到排民忧、解民难、助民富。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凤阳镇将继续加大对葡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收益稳定增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凤阳镇通过实施‘我+1’产业计划,引导农民种,督促农民管,帮助农民卖,促进农民富,做优做强‘一品牌两产业’,着力在‘品种、品牌、品质’上下功夫,推动葡萄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应用祥瑞葡萄专业合作社‘1+N’制度管理模式,做到寿宁葡萄不愁卖。”凤阳镇党委书记韦寿平说。(吴远长)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公网安备35092402000115号
  • 闽ICP备19019730号-1
  • 国际联网备案号20131206
  •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主管 寿宁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胜利街128号
  • 邮编:355500 联系电话:0593-2171986   E- mail:lqzx6789@qq.com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171986   举报邮箱:lqzx6789@qq.com
  • 寿宁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