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加元)7月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南阳试点小城镇开发建设推进会,听取南阳试点小城镇建设进展情况和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调研情况汇报,并部署下一步工作。县委书记黄国璋要求,要增强信心,突出重点,强化保障,持续稳步推进南阳试点小城镇开发建设。县长张成慧、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兰清元、县政协主席刘美森及黄远航、陈信文、陈作春等县领导参加会议。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南阳小城镇开发建设工作,日前,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如何建好城”这一课题开展专项调研;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相关部门现场察看了南阳小城镇的部分建设项目。目前,《南阳新城镇总体规划》已通过市人民政府审批;完成40米渔溪大道大部分路面硬化和60米南阳大道沥青路面铺设;开通35米中兴大道交通便道;“两镇同城”连接线正在拓宽改造中,预计10月份竣工;污水处理、供水供电正在加紧建设;完成“三校联动”搬迁,生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16个,概算总投资12亿元;已丈量土地面积3316亩,发放2251亩征地款7206.51万元,迁移坟墓861座。
黄国璋指出,南阳小城镇开发建设从2013年启动开工以来,按照“以产兴城、产城并重”的思路,通过路网先行、产业驱动、民生带动、创新运作,新城建设已初步展现出明晰的架构,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项目推进上出氛围、出速度、出实效;难点突破上有措施、有办法、有新招;作风呈现新面貌、新气象、新活力。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进展比较不理想、建设资金筹集和项目生成难、产业集聚不明显、征地难交地难问题依然突出、干部的主动作为积极性不强等。
就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南阳试点小城镇开发建设,黄国璋强调,一是面临多重机遇,要增强信心。从我县加快发展的基本面来看,上级政策支持、要素重构、后发优势、城市发展格局化带来的机遇,必须坚定信心,全力推进。二是持续稳步推进,要突出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正确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远期目标与近期重点的关系。要完善两个规划,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城镇建设与产业支撑的关系。产业是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旺,则城镇旺,要加强企业跟踪服务,腾笼换鸟、节地挖潜,提升完善产业服务功能;三是城市扩张和功能配套的关系。要加快推进在建的文化综合体建设,建设一个文化主题公园,策划新建一座小城镇创业大楼;四是“建好城”与“人进城”的关系。城镇化必须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要加快完善供水、供电、排污等一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智华中学配套设施,建好学校的硬件,选址建设保障性住房,积聚人气;四是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的关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县城投公司、三峰公司、国投公司、锦源公司等几个公司的作用,加大融资运作的力度,科学运作PPP等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经营,投资文化、旅游、体育、民生等事业,要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围,调动金融机构增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全力推动建设,要强化保障。要以机制到位促责任到位,思想到位促服务到位,督查到位促工作到位。
张成慧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定推进南阳试点小城镇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坚持规划先行,做好功能定位;要突出重点,强化保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稳步推进;要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理顺机制问题,有效破解难题,推进开发建设。
会上,参会县领导和各部门针对南阳试点小城镇建设纷纷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