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5日
新闻内容
第三版: 综合新闻
寿宁“雷锋班” 好事“一箩筐”
 作者:蔡万颐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蔡万颐) 4月24日,托溪中学“雷锋班”同学开展校园清洁活动,对校园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扫,倡导师生共建美丽校园,这只是“雷锋班”专注于做好事的一个缩影。
  三年前,托溪中学团委老师看到学校内一些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比较积极,就萌生了成立一个“雷锋班”的想法。经联系,2012年3月5日托溪中学与闽东革命纪念馆签订了德育共建协议,托溪中学八年(2)班被授予“闽东红土地文化志愿者雷锋班”称号。
  “成立‘雷锋班’不是逼着学生去做好事,而是希望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增强道德意识,进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翁继芳老师说。三年来,“雷锋班”经常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环保活动,更多的是学生在平日里所做的好事。
  “‘雷锋班’学生每天都会用日记记录下身边的好人好事,包括自己做的好事。”学校的老师告诉笔者,翻看学生的日记本,学生们做的好事无法计算,虽然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在校园里植树种花,清除杂草,美化校园;校园活动中,布置场地,维持秩序,打扫卫生;餐厅里,自觉“光盘行动”,随手拧紧滴水的水龙头;大街上,清扫街道,捡起果皮纸屑,撕去粘贴小广告,扶起摔倒的小朋友;捡到钱包或手机归还失主等事。
  “雷锋班”的所作所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他同学,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从别人的身上发现了闪光点,看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学生精神面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少了,主动做好事讲卫生的人多了;同学间的隔阂少了,讲文明互相关心的人多了;不思学习旷课迟到现象少了,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人多了。
  托溪中学校长雷宏欣慰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践行,他说:“学生所做的大多是一些小事,但人人可为,很有意义。学生们以雷锋为榜样,为他人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别人,雷锋精神就是这样传播出去的。”
CopyRight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寿宁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主办: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中共寿宁县委报道组 | 备案号:闽ICP备12020936号